第59章 财可通神
  淳化镇在陕西境内,距离西安不远,也是个不小的城镇,官绅富户不少,街上做买做卖,人来人往。赵家老店坐落在北门里,属于末等的客栈,因为地势偏远,生意冷清,只有三成房子住了人,还经常拖欠房钱。老板赵洪江已经五十出头,看外面天『色』已晚,心里叹息,今日好不容易收上来的房钱都交了官税,预备的酒菜卖不出去又要糟蹋了,厨师伙计都该给月银了,自己手头只有一些铜钱,连一贯都不够,这日子怎么过?正在胡思『乱』想,外面传来马嘶,赵洪江心里一动,是不是有客人来了?连忙让伙计出去看看,不大一会儿,伙计领进一人,身材魁梧,衣着很是普通,手上拎着一个大包裹,看不出是做什么的。赵洪江殷勤招待,问道:“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这位客人答道:“只住一晚,明早便行,安排些吃食,好生照顾我的马。”赵洪江连连答应,吩咐伙计安排客房,准备酒菜。很显然,这位客人就是常霄,离开大漠回家,从此处路过,手上的包裹就是从火毒教得来的珍宝。伙计准备提包裹,看常霄随手拿着,不甚费力,以为包裹不重,谁知拎了两三次竟然没能拿起来,常霄笑道:“你不要管了,先去准备酒菜。”伙计暗暗吃惊,这位客人好大力气。

  好不容易来了客人,虽然不像有钱人也不很穷,自然应该殷勤招待,赵洪江问道:“客官用些什么酒菜?”常霄不太讲究饮食,答道:“不拘荤素,随意炒几个菜,一壶酒,下一大碗面。”赵洪江马上让厨师准备,回头继续搭讪道:“客官从哪里来?”常霄笑道:“到大漠去了一趟,准备回家,从此路过。这里的客栈生意不错,家家没有空房,我才找到这里。”赵洪江摇头:“客官不知,哪里是没有空房,这是看客官穿着普通,没什么油水可捞,有意推托。”常霄笑道:“人之常情,他们怕我付不起房钱,这个破包袱也不起眼。”伙计端上压桌的小菜,常霄并不挑剔,随口问道:“这里生意如何?”赵洪江叹口气:“勉强维持而已,恐怕支持不了多久了。”常霄看出这里生意冷清,微微点头。这时门外一名青年急匆匆走过,赵洪江叫道:“四郎哪里去?”青年转头施礼道:“赵掌柜,今日身上不便,上次所欠八百钱改日奉还。”赵洪江出门拉住青年道:“我不是问你要钱,今日客人稀少,厨下剩下不少菜肴,扔了怪可惜的,趁没坏时我们一起吃了岂不是好?”青年这才点头:“多谢赵掌柜美意,却之不恭了。”两人携手进店,赵洪江吩咐伙计:“你到厨房说一声,把今日剩下的菜肴都用上,大家一起吃。”伙计答应着到厨房帮忙,赵洪江与青年到桌边坐下。

  常霄觉得有趣,问道:“赵掌柜,能否同桌喝几杯?”赵洪江点头:“难得客官看得起。”于是把两张桌子并到一起,摆好座位,拉着青年入座。常霄看出赵洪江是个好心人,有意帮助一二,问道:“赵掌柜,这个青年是本地人么?”赵洪江点头:“这是北门里的郑家四郎,久居此地,从前可是大户人家,不过如今落魄了。”常霄转头打量,发觉郑四郎一脸忠厚,不像浮浪子弟,心里觉得奇怪,问道:“为何落魄?”郑四郎低头不语,赵洪江叹气道:“说起来也是天意弄人,郑家一向乐善好施,诗书传家,乃是这里一等一的好人家。可是如今的世道不好,官府专门欺压良善,摊派钱粮,抽丁从军,事事不肯放过郑家,偏偏郑家不会争执,把三个儿子都送去投军,战死沙场。只剩下四郎支撑门户,本来家业已经萧条,又赶上父亲病重,被庸医榨取不少银两,还是没能救回来。丧事又费去不少,只剩下祖宅,勉强维持生计。四郎的母亲身体也不好,时常要买『药』,家里的陈设一件件当掉,都送给了『药』铺。”常霄问道:“既然诗书传家,何不应试求取功名?如果真有实学,搏个一官半职岂不是好?”赵洪江摇头:“客官不知,如今的科举只是做做样子,考官看中的是钱财的财,不是人才的才,没有人情不可能考取功名。四郎应试五六次都没用,知县的侄子一共不认得一百个字,却能得到考官的嘉许,混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