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章
��此,他更加迫不及待地表现自己,经常和符嘉言、金永福他们在客栈花园里的凉亭里,煮酒烹茶,以文会友。

  举子们参加这种茶会,一是为了多交些朋友,拓展人脉,打听消息;二就是为了表现自己,提高名誉,这种名声将是以后官声的基石;三是为了刺探别人的虚实,看哪些人有真材实料,哪些人是自己会试排名的劲敌。当然也有赵谦那种闷头书万事不理的书呆子,可显然,今年善于交友的举子似乎更多些。

  唐宁显然更偏向于第二种,当然,他也不会傻乎乎的上来就写文章,针砭时弊什么的,他更着重于从书画上表现自己,别人吟诗时,他就在一旁默默记录,除了画,他舀得出手的也就一手字了,作画时间太长,于是他就主动承担了最不讨巧的记录工作。

  然而,一手好字恰恰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学素养,所以尽管唐宁很少发言,偶尔写几首不错的诗应景,别人也从未怀疑过他的学问水平,而且当他把别人不经意间说出的精彩语句记录下来送给那人时,通常更能得到那人的好感。

  唐宁他们到达厩时距离二月初久本就没几天,时间一晃就过了,就在考试前两天的晚上,金永福突然敲他的门。

  唐宁打开门一看,居然是金永福,有些意外,这些天除了偶尔一起参加文会,他们几乎见不着面,大概是因为两人的圈子不一样,金永福经常出应酬。

  “子安,我这里有两道题不会,特来求教。”金永福在门外嬉皮笑脸的拱手。

  “原来金兄也有用功的时候啊。”唐宁拉开门,调侃道。

  等金永福进屋坐下,唐宁倒了杯茶递过,这才接过他手上的纸。

  “学者于前贤之所造诣,非问之审、辨之明,则无所据以得师而归宿之地矣。……”唐宁看完题目,眉头微皱道:“这题目出得好,有难度。”

  唐宁难得来了兴致,起身来回走了几步,有了思路,正打算舀笔写下,就在这瞬间,他脑子里突然有一种触电的感觉,不自觉定住身形,看向金永福。

  “怎,怎么了?有答案了?”金永福被看得十分不自在。

  “没有,我再想想。”唐宁笑着又回身背对着金永福,似在思考,好一会儿方回身道:“此题出自程敏政的《会试策问》,可从圣贤所思开始破题也可从归宿之地……”

  金永福如往日一样,听得非常仔细认真,有一点不理解的地方都详加追问,唐宁看他没什么异样,暗自嘲笑自己多心,年龄越大,心眼越多,反倒不如以往潇洒自在了。

  二月初九,天气依然寒冷,唐宁裹着好几层单衣,拎着考篮排着长队,等着进考场。

  作者有话要说:又卡文了。

  最后唐宁的题目其实是一大段话,不过为了避免凑字数的嫌疑,我省略了。唐宁的解说是我胡诌的。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