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的事慢慢说给他听。我希望,将来他能以他的额娘为骄傲。”

  石氏点点头道:“恩,我明白。我知道该怎么做。”

  胤礽心有不乐,整个毓庆宫自然也沉浸在悲伤的气氛之中,而毓庆宫之外,虽没有因为扫琴的死而有任何的震动,却因为太子刺杀案而暗潮汹涌。

  刑部尚书王士祯奉旨彻查太子被刺案。在审问张明德等人之后,他又奉旨去查问了被锁拿拘禁在各自府邸里的直郡王胤禔和八贝勒胤禩。

  之后,王士祯整合信息,将查到的结果一并带给了康熙,并面呈康熙知道。

  康熙看了结果,心中自然怒意升腾,但是他很好的控制住了,并没有在王士祯面前失态,他沉着声音问道:“胤禔承认了吗?”

  自回宫后,康熙就很仔细的想过了刺杀当夜发生的那些事情,心里判断觉得还是胤禔的可能性最大。他联想当夜胤禔说的那些话,真的很像是胤禔为了把自己摘出去而攀扯胤禩的可能。康熙觉得,如果不是胤禔的话,也不可能会是胤禩;再一种可能,那就是第三方所为,然后嫁祸给胤禔的。

  所以看到王士祯调查出来的结果,那夜胤礽被刺,果然是胤禔所为时,康熙一点都不惊讶,反而是愤怒居多。

  他尚健在,胤禔便兄弟相残想要谋夺太子之位,那若他有一日不在了,胤禔岂不是要造反?!

  而且,在事情败露之时,胤禔还不思悔改不承认是他所为,还将胤禩攀扯进来妄图洗清自己,简直一点也无忠君爱国之念,更不配做一个兄长!

  “回皇上,臣调查出来的都在这里了,臣也拿给直郡王看过,铁证如山,直郡王也无法否认,只得承认了,”

  王士祯道,“皇上肯定也瞧见了,那上头有直郡王的供词。臣已查明,八贝勒跟这事一点关系都没有,八贝勒确实是见过张明德,但那日的情形也确实如八贝勒所言,将张明德赶了出去。与张明德合谋的,只是直郡王,跟八贝勒无关。”

  王士祯说完了该说的话,就闭口不言了。

  若是换了往常的案子,他必会再向康熙提出一些该如何处置如何量刑的建议,但如今这件案子涉及的人太多,而且,主谋又是直郡王胤禔,是皇子阿哥,王士祯觉得,还是由康熙自己处置比较妥当,他也就不便提出什么建议了。

  康熙跟前的,自然也有胤禩的供词,康熙略略看了一眼,便道:“行了,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胤禔谋刺胤礽,自然是罪无可恕,但要如何处置他,康熙还需要好好的想一想。

  不过,此案跟胤禩无关,倒是可以将胤禩放了,因此,待王士祯走后,康熙便下了谕旨,将八贝勒胤禩恢复自由身。

  正当康熙斟酌如何处置胤禔时,梁九功忽而进来禀报说三贝勒胤祉有要事求见。

  康熙听了这话倒是有些纳闷,胤祉这会儿不是在忙着编书么?能有什么要事求见,难不成是关于编书的事儿?

  康熙想到这里,便对梁九功道:“让他进来。”

  胤祉进来给康熙请安后,康熙拿了那话一问,胤祉却摇了摇头道:“儿臣来求见皇阿玛,不是为了编书的事儿。是有关大哥和皇太子的事情。”

  康熙微微眯眼,这王士祯刚查清案情,胤祉这就来了,他不得不多想,难不成,有人给胤祉通风报信了?可是,胤祉来要做什么,给胤禔求情吗?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