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兴趣
��眼神呵!

  这次第,怎生勾起了无限伤感之意,却只有暗自垂泪,手里的彩绢,都被那思念的泪珠湿润了。时常在睡梦中梦见那远方的身影,望见他那高大的身姿,闻见他那熟悉的气息,归来时天色已暗,恍惚间,恍若见到了那梦牵萦绕的身影……

  天亮了,仍不见丈夫归来,望着那屋檐前双宿双飞的燕子,猛然慨叹,自己竟不如那檐前双栖的燕子。

  “真好啊……”李无上道在轻声读完整首诗后,如此感叹道。

  李秀儿以为母亲是在称赞王维的诗画,她不由转悲为喜,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她却不知道,她的母亲李无上道是在怀念自己是李仙儿的时候,那个属于正常女人的李仙儿,那个非常纯粹而典型的唐朝公主。

  而王维整幅画中所画的,当然不是李无上道了,他根本就无法想象这个蓝衣少妇是一个思想境界很高深的哲学家,他画的是正常的怨妇李仙儿……

  有着是一份孤独的美丽与一份美丽的哀怨的李仙儿,脱脱的一位独居深闺的贵族少妇,承载着满心的思念之心,在这鸟语花香的季节里,更是衬托出她内心的复杂之境,那份哀思,那份幽怨,亦夹杂着几许无奈。怨,却怨不了谁,只是心底那汹涌的思念之情,却是怎么也无法排遣消散的。

  可李无上道却从来没有因为男女之情而哀怨的,她所哀怨的是整个人类,她所忧郁的是整个历史,她是一个天天思考人生思考到了牛角尖中的哲学家……而不是什么闺中怨妇!

  可以说,王维的这首诗,完完全全的搞错了,果然艺术的想象加工,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大概王维自己想破脑袋都想不到,这样一个看起来那么忧郁的贵妇人,竟然是因为思考人生而忧郁,这是坑爹吧!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首《早春行》确实写得极好,仅仅是简单朴素的语言,却是那般深入到位地描绘出诗中少妇复杂曲折的心理,由此可见诗人那巧妙的笔法和细腻独到的心思。

  一字一句,虽是平淡,却都是精雕细琢,勾勒出无尽的意境。诗中反衬手法的妙用,初春乍始的景色,亦引发出少妇心底相思之情的萌动,她尽情的游乐,反却徒增相思之苦,末句那双宿双飞的燕子,更是反衬出少女内心的伤感。

  如果这首诗不是完美的刻画出了一个闺中怨妇的形象的画,李无上道也不会忽然想起自己是“李仙儿”的日子。

  她常常在想,若自己依旧是李仙儿的话,作为一个正常的单身母亲,在给予女儿真心的母爱时,肯定也会思念那自己深爱的男人的吧?

  只可惜这她人生的发展轨迹早已不属于正常人的范畴,她自认为思想境界高深,已经触摸到凡人无法理解的大道,什么男女之情抑或是对女儿的母爱,在她看来都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她在追求自己的绝望大道时,唯一能让她挂念的,只有自己的亲妹妹而已,两人从小相依为命而产生的无法割舍的姐妹亲情,才是她真正认为有意义的。

  可在李无上道越是向高深处走去时,心中却越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她,你是错的,你的无上道是狗屁不通的,你应该是那正常的李仙儿,就像青春年少时,那肆意放纵,安于享乐的大唐公主,而不是常常发呆傻笑认为一切都没有意义的神经病……

  王维的这幅画,无疑又勾起了李无上道的那个念头……

  “阿母,你觉得这幅画,这首诗怎么样啊?”李秀儿忽然抱住了母亲的胳膊,扬起她那清纯可人的脸颊,用略带撒娇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