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芙蓉苑
欣赏,若硬要区别两人的风格的话,那李昭道是典型的高富帅风格,“画风巧赡精致”,善于画各种富丽堂皇的宫殿之类,而吊丝出身的吴道子,画风清新自然,意境飘渺,但基础真的非常扎实,想来是他非常勤奋的缘故。

  王维因为一首《红牡丹》有幸能让吴道子指点他的画技,除了切实的体会到自己水平提高以外(按照九品等级来算,已经从中下品晋升成中中品,次于他此时的诗歌平均水平中上品,高于他的古琴水平中下品),他还认识了不少画中大家,都能给他的画技带来不少帮助,这位李昭道就是其中之一。

  事实上,吴道子此时的地位,还是不如这位李昭道的,除了后者本身就是皇室中人,有高阶官品在身以外,吴道子才刚刚被召入宫中成为供奉,画艺尚未大成,不少名作都没有画出,所以他只能算是刚刚要发达的画家。

  说实在的,王维这样的名门子弟,能够放下身段,求他指点,这可是大大的满足了吴道子的虚荣心,指点起王维来也非常悉心,只要这样想,等王维注定名扬天下后,王维说一句,我曾向吴道子先生学画,那吴道子这个名字,定然也随之响了起来。

  但除了大概知晓历史大势的王维以外,谁能料到,吴道子这个民间画工,说难听点是吊丝画家,日后会有那么大的成就?

  吴道子以前曾在韦家的韦嗣立手下当过小吏,在他贫困时,后来又被推荐去做县尉,使得他暂时脱离了贫困的生活,当时韦嗣立乃是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逍遥公,可以说韦家对吴道子是有恩的。

  而王维又是韦陟的好友,所以吴道子看在韦家的面子上也会对他照拂一番,哪怕昔日那韦后掌握大权、韦家一门两宰相(韦安石、韦嗣立)的盛况早已不复,但实际上,京兆韦氏只是暂时收缩而已,其人脉与影响力都还在。

  世家大族这样的存在,在古代是很难根除的,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唐玄宗本人,也没有对韦家赶尽杀绝的意思,除了能够更加彰显他的仁义以外(唐玄宗与他的兄弟姐妹关系都很好,因为他自信这些渣渣翻不了天),还因为韦家这种世家与不少势力盘根错节。

  除了吴道子、李昭道以外,王维还结实了另外两个画家,一个名叫陈闳,擅写真,兼工人物、肖像、鞍马,所画帝王肖像被誉为“冠绝当代”,还有一个叫韦无忝,以画马异兽擅其名。时称韦画四足,无不妙也。曾见貌外国所献狮子,酷似其真。后狮子放归本国,唯画者在图,时因观览。百兽见之皆惧。

  这一个善画人物另一个善画异兽的两位画家,对王维提高自己的水平,也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取景,王维曾多次跟随这些宫廷画师们,进入这名为芙蓉苑的皇家花园,这一来二去,便与芙蓉苑的守卫们混熟了,所以即便这次他并没有跟着画师们一起去芙蓉苑,但他却有底气带着韦陟进入。

  这就是人情关系的力量了,那些守卫们见那位李昭道宗室高官,每次都与王维谈笑风生的来这芙蓉苑取材,当然会知道这年轻人很得器重,背景肯定很深,谁会去闲得蛋疼质问王维的身份。

  果然,王维与韦陟轻易便进入了皇家园林芙蓉苑,王维心中还是有些得意的,不过见韦陟那依旧一脸高傲的样子,仿佛能进入这里是天经地义一样,王维便觉得有些郁闷,总觉得他辛辛苦苦奋斗得来的东西,在韦陟面前却不值一提。

  想来也是,韦家风光的时候,韦后都要学武则天称帝了,韦陟作为韦氏嫡系,若韦后真的称帝成功,那以后一个亲王的地位肯定跑不了了,能进这芙蓉苑简直天经地义。

  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