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献唱
�只有李龟年一个人为其伴奏,而是以李龟年为首的一个乐团,这样可以让音乐的效果更加出众,李龟年用的乐器是筚篥,这筚篥是一种管乐器,是竖着吹的,其音色或高亢清脆,或哀婉悲凉,质感鲜明,在法曲等演奏中常为领奏器乐。经丝路作为胡乐的一部分传至中原,也深受人们喜爱。

  在场的文人之中有一位叫做李颀,屡试不中,却颇有文名,从曾写过一首《听安万善吹筚篥歌》,那一日的黄昏,胡人乐师安万善面对着黄沙掩映下的落日霞光,吹起了他的筚篥,凄清愁苦之音让诗人李颀感慨万千——

  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飚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遛,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而李龟年之所以擅长筚篥,其原因便是如今的圣上喜爱胡乐,身为梨园弟子的李龟年,当然要好好掌握这项乐器,以讨取唐玄宗的欢心。

  在美妙的音乐响起时,众人终于听到了红牡丹的歌声——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王维在听到第一句时,心中不由暗赞,这红牡丹的嗓音确实婉转动人,而无论是伴奏还是她的嗓音风格,都极其契合这首《春江花月夜》的氛围,那柔柔的歌唱声,仿佛将人带入到了那美好的春江月色之中,令人沉醉……

  而在唱到“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等写愁绪的诗句时,王维分明察觉到了这红牡丹那种难以排遣的闲愁,而当时红牡丹的脸上,却是微笑着的,或者说,她必须保持着那种迎合客人的微笑,因为这就是妓女的责任,哪怕她是所谓的卖艺不卖身的艺伎。

  嘛,妓女的闲愁大抵便是如此了,对身世的自怨自艾,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等等等等。

  看这红牡丹的年龄,也不过就是十六七岁,虽然按照唐朝时风格来算,已经是要出嫁的大姑娘了,不过按照女孩的生理年龄,大约正是青春期,而在青春期中的人类,无疑都是多愁善感的。

  王维淡漠的想着,没有一点怜悯,不过他之前在酝酿诗歌时倒确实让自己心软了,不过那仅仅是一瞬间罢了,而后他只是想着如何利用红牡丹来使自己扬名,当然,这样对红牡丹也有好处,可以想象,只要他的一首诗歌流传出去,红牡丹的名气会更上一层楼。

  红牡丹在舞台上,望着那一群或欣赏、或沉醉、或愉悦、或享受、或贪婪的文人时,心里的感受确实不怎么样,尤其是想到在之前,被要求是必须出席这次宴会时,那种无力感与束缚感,简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不过看到这群文人中有那么多名声赫赫的人物,也因为她的歌喉而沉醉,她不由有些飘飘然,但其中有一些人的眼神确实让她不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