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公子抚琴
时她拿着一卷书籍,坐在草丛上安静读书时,那种娴静优雅的气质,如此动人。

  少女的长发随意披散在肩头,上面连一件装饰品都没有,简直与此时的风尚格格不入,唐时的女子,哪个不喜欢将自己打扮的珠光宝气、富贵逼人的样子?对丰腴女人的欣赏,便是一种对富贵的崇拜。

  可眼前纤细的少女,虽然身份肯定极高,却似乎根本就不在意,这便是世家底蕴。

  她已经沉浸在书籍中许久了,那落在肩头却没有拂去的树叶,便是极好的证明,可王绯却清楚,这位崔表姐,在兄长琴音响起的那一刹,身体有轻微的颤动,那原本恬静的神色,也随着琴音变得更加放松,连唇角,都勾起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少女的名字,叫做崔璎珞,乃是王维之母崔氏的亲侄女,其父与崔氏是亲生的兄妹,也就是说,崔璎珞是比王维小两岁的表妹,她的身份,便是博陵崔氏的嫡系贵女,便是连大唐的公主,也比不上她的血统高贵。

  她与王维之间的关系,几乎已经由崔王两家内定下来了,便看“璎珞”之名,出自《维摩诘经》,就能知道,她和王维,真的很有缘分。

  若此时与王维同龄的李白,已经写出那《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句诗的话,想必用“青梅竹马”形容崔璎珞与王维的关系,便是恰到好处。

  而古时表兄妹之间成亲,几乎算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高门大族中更是如此,这显然有利于加强世家之间的联合。

  不过稍稍可惜的是,崔璎珞与王维之间的订婚时日,被王维之父王处廉的去世打断了,这样的波折,无疑让人沮丧。

  在听闻王维因父去世伤心成病,饶是向来娴静淡然的崔璎珞,也不由心中担忧,忍不住来此探望与之感情深厚的王维,这无疑对其清名很有影响,毕竟她已经十五了,而不是那可以随心所欲的孩童。

  可崔璎珞依旧这样做了,在她那总是波澜不惊的美丽外表下,还有一颗炽热无比的心,既然已经认定那个从小就才华横溢的男人,那便不用改了——哪怕她其实对所谓的诗歌、古琴等高雅物毫无兴趣。

  而那炽热无比的心,也并非是对男人——看她手上的那本《九章算术》就知道了。

  她只是喜欢王维那宽厚温柔的性子,而嫁给一个从小就很熟悉的男人,总比嫁给一个陌生的男人好,况且王维虽然在算学上造诣并不精通,但却还是可以和她谈的来的,若是其他男人,想必都不知道怎么接她那一个又一个明明简单实则具有无穷奥妙的问题。

  天为什么是蓝的?梨子熟了为什么会往下落?下雨后为什么会有彩虹等等。

  想到童年时就自诩诗词歌赋无一不精的王维对这些问题难以回答的场景,崔璎珞便觉得很有成就感。

  她微微抬起头,往古亭方向望去,柔和的阳光从树林的罅隙倾泻在她那毫无瑕疵的脸颊上,她眯起眼睛,使自己看得更加清晰,那弯成月牙儿的眼睛,却是愈发让她纯真迷人。

  将王维抚琴的画面收入眼底,那挥洒自如的动作,让她又增加了一条嫁给王维的理由,那就是这个男人很养眼,容貌、气质、才华无一不是上上之选,对于崔璎珞这样的天之娇女来说,权势与金钱根本就毫无吸引力——她出嫁时的丰厚嫁妆,足够花一辈子了。

  或许两人之间唯一欠缺的,便是那种一见钟情的所谓爱情,青梅竹马的两人实在是太熟悉了,若是成亲的话,大概直接就跨入老夫老妻的行列了,连七年之痒都不会存在,因为从小就一起长大的他们,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