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清谈拒婚
高傲高挑、不俗不屈的祝英台势压王氏兄弟的模样,王凝之怯懦不敢求婚,却又有其他高门旧族子弟跃跃欲试,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郗氏、庾氏,葛氏、荀氏、袁氏,乌衣巷的清谈雅集蔚为一时之盛吧,昔日诸葛孔明舌战东吴群儒,今有才女谢道韫清谈拒婚,嗯,是拒婚,她这么做是为了信守她的诺言要与我终生为友吗?

  陈操之取出上次谢道韫写给他的确那封信,在灯下临摹一遍,颇得神似,笑了笑,将摹帖与原信一并收起,心想:“也只有风雅如谢安者,才容得侄女有这样非礼不俗之举——可是,英台兄,你又能坚持到几时?世家大族女能有不嫁人的吗?”

  ……

  次日一早,陈操之赶回陈家坞参加祖堂的祭祖,主持祭祖仪式的老族长陈咸神态格外庄严,说话声音微颤,眼含热泪,参加祭祖的钱唐陈氏男丁除了陈尚与陈操之之外,都是暗暗奇怪,分明觉得气氛不同往年,族中发生了什么大事了?

  祭祖仪式后,族中男丁俱赴玉皇山陈氏墓园扫墓,丁幼微带着宗之和润儿也去了,风和日丽,一行数十人俱是步行。

  陈操之落后半步与嫂子同行,宗之和润儿在前面蹦蹦跳跳地走着,丁幼微侧头看着陈操之,问:“小郎,陈尚从建康回来,是有好消息了吧?”

  陈操之望着嫂子丁幼微亮亮的眸子,微笑道:“还没来得及向嫂子说呢,我钱唐陈氏成功列籍士族了,谱牒司和祠部的官员会在下月来钱唐颁赐官田、为陈氏注籍士族,又因为与褚氏有些矛盾要解决,所以老族长暂不宣布此事。”

  丁幼微已经料到是这个事,但此刻听陈操之亲口说出来,依然惊喜和感动,看着平静如初的小郎,问:“小郎快活吗?”

  陈操之应道:“快活。”

  丁幼微将一缕被风吹乱的鬓发掠到耳后,说道:“记得两年前那夜小郎说起要让钱唐陈氏列籍士族,嫂子当时是为你出谋划策鼓励你的,但说实话,我是不忍拂你心意,其实心里觉得这是很渺茫的事,因为真的非常难,可是这两年来,小郎稳稳的一步步走来,很努力、很辛苦,今日终于得成所愿,嫂子心里真是快活啊,阿姑要是还在,那我们一家可知有多好!”

  陈操之看着嫂子丁幼微明丽的容颜,那种发自心底的喜悦和惋惜之情使其分外动人,说道:“我是想着入了士族就可以把嫂子接回陈家坞,与宗之、润儿在一起,蒙丁伯父开恩,我陈氏未入士族就肯让嫂子回来,我的愿望提前达成,可是母亲却看不到这一天,母亲看到了我的努力,却没有看到我的成功,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只恨自己努力不够、功成太晚,不能让母亲看到。”

  丁幼微眼含泪花,柔声道:“怎么会看不到,小郎安慰宗之、润儿的话说得多好啊,阿姑在天之灵护佑着我们呢,我们高兴阿姑也一定高兴,是不是?”

  陈操之应道:“是。”

  丁幼微笑了起来,小郎刚才应声说“是”的神态很象宗之,不,应该说宗之象小郎,让她心里柔情涟漪,说道:“下一步呢,就待除服之后娶陆小娘子进门,这可是阿姑最盼望的事,小郎继续努力哦。”

  陈操之在外人面前可以做到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但在自己嫡亲的亲人面前却从不掩饰,脸一红,说道:“嫂子,我会努力的。”

  丁幼微道:“陆小娘子要为其兄守孝一年,今年八月除服,待到十月我为阿姑服孝期满除服之后,代小郎去华亭看望一下陆小娘子,葳蕤真不容易啊,嫂子一定要想办法帮帮她。”

  一路说话,早早的就到了玉皇山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