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官媒上门
�长气,赶紧去开门,放了周柱子进来后,仍回厨房里做饭,一会儿,听到脚步声,回头一看是周柱子进来了。

  他到水缸边,直接用木勺舀了一口水,咕噜咕噜地喝着。

  刘嬷嬷用木铲子轻轻敲他后脑久一下,责怪地说:“桌子上有烧开的水不喝,非要喝冷水,生病了可怎么办。”

  周柱子摸摸后脑,笑着说:“没事,井水甜,最解渴。”

  刘嬷嬷继续炒着菜,同:“姑娘托你打听的事清楚了吗?”“清楚了。去年淮河上游发过一次涝灾,有个叫姚嘉的村子受灾最重,很多人都到外头去谋生了。这个村子离着濠州近八百里,往返要十来天。”“你说,姑娘无端端地打听这些做什么?”

  “方才姑娘让我去一趟姚嘉村,买个身份文书。”“啊?”刘嬷嬷吓了一大跳,盯着周柱子半晌,见他不象说谎,心里顿时七上八下“姑娘买身份文书来做什么?”

  周柱子犹豫片刻,含含糊糊地说:“姑娘的想法甚是独特,我是猜不出来。”刘嬷嬷若有所思地炒着菜,半晌说:“周柱子,前些日子,姑娘说要去妙香国,我当时心里不太情愿……一时没忍住显露在面上了。你说,姑娘她会不会怪罪我呢?,

  “妈妈别胡思乱想了,姑娘不是那样的人。”

  “唉。”刘嬷嬷深深叹口气说“姑娘是有本事,可是跟着姑娘也太担惊受怕了,上回,我带着冬哥儿出京城的时候,被晋王府的人拦了下来。当时吓得差点就晕过去了…要是再来这么一回,我可受不了。”周柱子沉吟片刻说:“妈妈,你不是跟我说过,在晋王府里好吃好喝的吗?”

  “是好吃好喝,但是成日提心吊胆,怕哪天就掉了脑袋。我毕竟一把年纪了,掉了脑袋也无所谓,可是我家冬哥儿都还没有成年呢…”想到自己的孙子,刘嬷嬷鼻子一酸,赶紧抽了抽。

  “妈妈,你别担心。”周柱子说“依我看,不会有事的。你想想,姑娘跑出来这么久了,老夫人和大老爷都没有派人来找,如今京城里还有一个“五姑娘,在玉虚观里修行。可见京城的那些大人们早就商量妥当了。”刘嬷嬷回头瞅瞅东厢房,低声说:“依你看,咱们姑娘可还有出路?”周柱子也压低声音说:“妈妈,你傻了。咱们姑娘要是不愿意呆在外头,直接回京城玉虚观,又变成阮府五姑娘官家下旨嘉赏过的大孝女。”

  这句话如同提瑚灌顶,刘嬷嬷脑袋里灵光闪过,一拍大腿,懊悔地说:“我真是傻了,娄真是傻了。”话音刚落,闻到一股焦味,低头一看,青菜已经变成黑色了。只得倒掉,重新下锅再炒。

  用过午膳,周柱子简单地收拾行装,出发去姚嘉村。

  他走后没有多久,又响起啪啪啪的门声,原本在床上躺着的阮碧一骨碌爬起,进夹壁里藏着,冬雪则赶紧用眉笔往脸上点着雀斑。刚忙乎完,听外头传来罗二嫂叽叽喳喳的声音:“刘大婶,方才看到你儿子拎着包袱出去了,可是出远门了?”

  “不是什么远门,就是去泗州看着亲戚,过两日就回来。”

  “哦。刘大婶,你家媳妇儿呢?我看她上回绣的手绢很好看,想来跟她描个huā样。”

  “她在东厢房,我叫她出来。”“不用,不用,正好我也想跟她说会儿话。”

  刘嬷嬷警惕地看她一眼,还是高声说:“媳妇,你出来,罗二嫂子过来看你了。”

  冬雪开门出去,向罗二嫂行个礼,说:“二嫂,你来了。”她出身官宦人家,又在世家名门的阮府里生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