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邓资的盘算
  邓资听罢道:“那谷逄的家虽然在临江县范围内,但是我却知晓此人的叔叔在张家的庄园之中担任小管事儿,想来着谷逄必然是张家安排无疑。”

  “至于柳端,乃是柳城从弟,出身江州柳家。”

  许文峰闻言心中立时一震:“自家之前可没说谷逄的事情,邓资却已经打听的清楚了,显然现在郡兵之中有邓家的人,心中不由一阵后怕,这些个狗大户果然个个都有本事,幸好小爷也不笨,没将独自留下严颜的事情隐瞒不说,靠了,以后可要注意,千万不能被这些个狗大户给yin了。”

  邓资显然不知道许文峰已经生了提防之心,兀自继续道:“至于严颜,这人在郡兵之中素有名望,且是严家之人,不过出身却是严家旁系,是故才在郡兵之中厮混,不过能做到军侯且入了太守的法眼,想来必有过人之处,文峰交好与他,也是一大助力。”

  严颜是严家旁系?这个许文峰还真是不知道,只记得历史上似乎是这人出身贫寒,结果初见的时候其感谢许文峰救了严家,还以为他是严家嫡系,历史记载稍有错误呢,没想过居然是这个原因。

  评价了许文峰在郡兵之中的所作所为之后,邓资又道:“募兵之事,应该不算艰难,不过这般招募却是太过麻烦,且招募的兵卒良莠不齐,不能尽快的恢复郡兵的元气,所以本官对此有些想法,不知道文峰可愿意听?”

  许文峰立时道:“大人请讲!”

  “之前招募兵卒,多从民壮、良善之民中招募,招募条件宽松,造成郡兵稂莠不齐,现在不比往ri,郡兵要尽早恢复战力,以便于应对郡兵,就必须要提高招募标准,招募那些身材健壮之人,我这话可对?”

  “是!”许文峰点了点头:“下官也是这么想的。”

  “我巴郡之地不比中原,往昔民中虽然有饥馑,但终究只是个别,大多数人都是能够保住温饱,所以壮民不少,但自从板楯蛮叛汉之后,民壮多在战场之上折没,再加上很多人流离失所,吃饱穿暖的人便减少了许多,所以想要招募壮民三千,凭江州一地来说,还是有些艰难的。”

  这事儿许文峰还真没考虑过,当即神se一动道:“大人的意思是募兵不但要在江州,还要在其他几县?”

  “非也。”邓资微微一笑道:“我适才所说的壮民乃是指普通百姓之中的壮民,虽然江州一地不足以从普通百姓之中募集足够的壮民,但是不代表不能募集足够的壮民。”

  许文峰闻言不由有些迷糊,总感觉这邓资是故意饶他,所以很配合的装傻道:“下官愚钝,还请大人解惑。”

  邓资一笑道:“大户豪族之中,佃农掮客何止千百,江州又是郡治所在,也是大户豪族集中之地,是故这其中壮民何止三千!”

  许文峰微微有些明白了,但还是问道:“这些大户豪族需要人出力,自然会把持壮民,不会令他们前来入募郡兵的。”

  “谁说不愿,”邓资一笑,随后面se郑重的说道:“为了护佑江州黎民百姓,邓家、赵家、陈家原出壮民两千以为郡兵,不但如此,我三家还原出粮出钱,支持郡兵重建!文峰以为如何?”

  “我以为如何,我以为你妹的如何啊!”许文峰闻言忍不住在心中破口大骂:“我说这些个狗大户今天怎么都转了xing,不但言语客气,还主动出粮,合着是在这儿等着我呢,郡兵统共招募三千,你们三家就出了两千,这些个人都是你们的掮客佃农,家小都在你们手中,说不得肯定会听从你们的命令,你们又用钱粮喂饱剩下的一千郡兵,这么一来三千郡兵都听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