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风头不对
  更新时间:2013-04-21

  李炳成被停职绝对是一个转折点,这场争斗看起来的转折点。

  李家似乎陷入到被动当中。

  李炳成不要说有多好,但是绝对是最为百姓办事的官员,从他走马上任,到现在被停职,整个过程没有几个月,但是在这几个月当中走遍了白庆县所有地方,不管是在大山深处,还是富裕的大坝子,改变都是看得见的。

  日子越发的好起来。

  杂交水稻带来的希望不说,就连先前一些根本不看重的东西这时候也变成了钱,加上外面时不时还有新鲜的东西进来,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这份生活水平的提高,看起来没有什么,但是却是百姓实实在在上感觉得到的,现在一听说李炳成被停职,马上就有些不高兴起来。

  百姓都是质朴的,他们不知道这中间的空隙,也不知道这些空隙能够带来多大的问题,他们知道为他们办事的李炳成被人陷害了,那他们就会不高兴。

  当然直接到政府去抗议,那他们是不敢的,在没有人组织利用的情况,政府对于百姓来说就是神圣的,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心中有怨言就会表达出来,而且这份怨言还会慢慢积累,等到某一时间,积累起来之后,他们就会抱怨。

  一个人抱怨,两个人抱怨,很快整个白庆县很快就会形成一份舆论风朝。

  李炳成是个大大的好官,他带给我们来了许多的东西,现在被人陷害了,那陷害他的人该死。

  这世界还有没有良心?为什么好人总是受到伤害呢?

  如果只是一两个人说说,那根本不会怎么样,但是在比边上的人都说的时候,你会发现,在大条的人这时候都会受不了。

  有些人听到这话之后,第一感觉就是把李炳成摸黑,说了无数不好听的话。

  百姓对政府那边不敢有表达,但是对这些私下里说李炳成不好听的人,马上就不干了,都什么玩意,还有没有点正义之心,还是不是人?

  这些人显然不会这般放弃,只管在这边说,反正说话又没有多少成本,指不定这边一说,百姓或多或少能够有点本能反应,指不定李炳成的坏话也能够传导开来。

  不过八十年代的百姓显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些小心眼,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你在这边纠结闹不闹心。

  一些不好说话的人,在正式的敬告对方好几次之后,见对方再不收敛,马上就不干了,直接动手起来。

  这些说坏话的人,当然也不是什么善良的人,一动手马上也跟着动手,似乎要在这个时候分出一个胜负来。

  可是他没有想过,他身边的这些可不是一个人,他们是一群人,一群百姓在这边维护着李炳成。

  于是就见到一个场景,白庆县境内经常有人被一大群人追着打,前面的人不停喊救命,后面的人不停在喊你去死,大家就好像是生死之敌一样。

  争斗真是无处不在。

  对于县里的变化,汪正知道,不过没有管。

  对于汪正来说百姓只是用来统治的阶级,过多的在乎他们干吗。而且这些说话的人也是他示意章普去安排的,舆论是可以改变的,在汪正需要他改变的时候。

  汪正这时候最在意的还是接下来的动作,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