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最后的战斗(上)
��甲?俺们农民穷,有衣服穿就不错了,没见过还有只穿一条兜裆布打仗的么?

  什么?五百年之后的电视剧上面俺们每人都穿着胴丸?每人都带着铁皮阵笠?每人都有一双草鞋?甚至大部分人还有笼手?还人人都是竹皮包木芯外加铁枪头长达四米八的三间枪?坑爹啊!胴丸俺们也想穿呐,可那是旗本老爷才能穿的高级装备,旗本老爷可不是农兵,他们起码十个里面有七个都是武士老爷啊!就算俺们有胴丸也不敢穿,只能拿去卖掉,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农兵穿着胴丸无疑是想被领主大人砍脑袋。

  如果某个农兵敢和领主说:“大人,给小的发一副胴丸吧,要不然战场上俺们很容易就死翘翘了。”领主肯定会和颜悦色地说:“嗯,听说你老婆你妹子你女儿都是大奶村姑,不错,今天我就把他们抓到天守的地下室里面凌辱调教**肉便器,之后再煮一煮活人茶。”然后抽出刀来一刀把这个农民砍死——这就是目无尊卑的下场。

  农兵的武器和靠旗都是领主战时发放,他们只需要自备阵笠就行了。所以某个领主的经济实力直接决定了他麾下的部队的装备质量。如果某个领主麾下的每个农兵都装备上胴丸和三间枪,那么只可能是两种情况,第一,这是这是姬若子长宗我部元亲的一领具足部队,而这个一领具足部队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农兵,他们是介于武士和农民之间的一个特殊阶层,类似于中国汉唐的府兵制度,但是姬若子小气吝啬,所以装备什么的全是农民自备,然后加上土佐国贫瘠,所以虽然一领具足被允许穿具足,但是质量就可想而知了。第二,这是猴子取得了天下以后搞的兵农分离之下的职业军人。而兵农分离,任何人都想搞,只不过他们都没有这个经济实力罢了。

  饭田元亲的三个小姓,他们虽然穿着胴丸,可是都没有戴兜,他们也没有资格戴兜。而饭田元亲的装备就要正规得多。老爷子头上戴的是毛利元就表彰他在严岛合战里面的奋勇作战而赏赐的鹿角兜,身穿赤丝系小腹卷,外罩一件鲜红的阵羽织,手提一杆菊池枪。菊池枪,顾名思义就是菊池家造的枪。传说是南北朝时期,菊池武光率兵参加筑后川之战,武光的儿子武政让手下把短刀绑在竹竿上当枪使,大战中破敌十分有效。战后,菊池氏就命令刀工大量制造和装备该型枪。

  所以菊池枪是一种单刃枪,就像一把缩小版的小太刀绑在木杆上,这种枪可刺可劈,利于马战,所以高桥绍运的骑马队大都装备这种枪。只见饭田元亲的那个不幸的小姓喉咙被宗成一枪刺穿,发出了一声粗厉的喊叫,随即跌下马死不瞑目。这名小姓死前的喊叫也让饭田元亲注意到了宗成一伙人,随即他果断和另外两个小姓下马,和宗成一干人步战。

  如果老头还是坐在马上不下来,那么等待他的就会是和他的小姓一样的结局。骑兵虽然对战步兵有优势,可那是在对阵轻步兵和追杀溃军或者从侧翼冲散对方阵线的时候,骑兵才能体现出优势,最傻的骑兵指挥官就是明知对面是长枪方阵还要往枪阵的正面上撞那种,例如英格兰国王,长腿爱德华的孙子爱德华三世。

  面对枪足轻,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一队佩刀武士砍死他们。由于刀的精良,所以足轻的劣质长枪很容易就会被太刀砍断,再加上足轻身上没有盔甲,和士气低落,一般砍死前面几个,后面的就自动溃散了。

  饭田元亲显然深谙战法,废话,人家走过的桥比宗成走过的路还多。现在饭田元亲完全是欺负宗成一行人没有体力。经过了好几分钟的高强度作战,再加上之前就是一路溃逃没有多少体力,宇喜多家的武士们现在确实累得不行,也就只有宗成还保持着体力,因为之前他做的唯一一个消耗体力的战术动作就是挺枪突进。

  人一热血上涌就会冲动,宗成也不例外。他看到身旁的长船贞亲一行人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