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吊丧
msp; 自从辽圣宗继位之后。辽国内部的政治势力便基本上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以萧太后为首的。辅以韩德让还有后来崛起的耶律莫。

  然后是传统的贵族,主要以于越耶律休哥以及耶律斜轸为主。

  不过虽然政坛分成两块,但是这两块之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矛盾,甚至由于长期的与宋对峙。使得这两派还有着不少的合作。

  但是,在辽国的政坛之中实际上还有着第三势力,只是这第三势力表面上没有人能够看得出来,他一直隐藏在这两大势力之下。

  而这第三势力便是辽圣宗耶律隆绪。为何说皇帝是第三势力呢,其实这两大势力都不能代表皇帝的利益。

  因为这两派出于自己利益已经政治设想都不希望皇帝尽早的亲政,这也就导致了当辽圣宗耶律隆绪成年以后,仍然有萧太后执政。

  由于这两股势力实在是太强了,所以皇帝即便有什么不满,但是也不敢声张。只能够隐忍在心中。

  不过皇帝的隐忍并没有换来他想要的回报,当耶律休哥已经耶律斜轸去世以后,两方势力有一方因为代表人物的消失,而坍塌了的时候,皇帝仍然没有出头得以亲政。

  因为耶律莫在这二人去世以后顺利的接手了他们二人所代表的军中势力。再加上他韩府的出身,使得在事实上这两派统一了。

  二虎争锋变成了一家独大使得皇帝更加没有出头之日,亲政的日子也就开始一天一天的往后拖了起来。皇帝的不满也日益剧增。

  正因为辽国政坛是一种这样的情况,赵惟吉与寇准判断在萧太后去世之后,辽国政坛必然将有一个天大的变化。

  毕竟现在再也没人能够阻止皇帝亲政了,即便韩德让任然健在,耶律莫如日中天,但是外人是没有办法不让皇帝亲政的。

  在赵惟吉与寇准看来,辽国皇帝一旦要亲政,必然要拿回属于他应有的那份权利,不过这份权利对于还在对辽国进行改革的韩德让来说不是能够轻易就交出去的。

  既然如此,赵惟吉便希望能够利用辽国皇帝与权臣的这一矛盾,接着萧太后去世的这一时机,将他们的矛盾扩大化一下。

  王曾并不是本人,当他看到了刘让的这本奏折以后,他自然能够猜到皇帝与首辅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了。

  如果奏折上的记述没有错的话,此刻派遣一支师团前去辽国吊唁的话,确实有可能将辽国皇帝与韩德让的矛盾有所激化。

  “王卿现在还反对派遣师团吗?”看到王曾已经读完了这本奏折以后,赵惟吉这样问道。

  听到皇帝的问话后,王曾将奏折合上,然后分别向皇帝与寇准行了一个作揖礼后说道:“微臣目光短浅,险些误了陛下大事,求陛下赐罪。”

  “王卿不必如此,不知者无罪。不过从这里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宋以前在对辽的过程中总是吃亏,与我们对于契丹内部的了解还不够有着直接的关系啊。

  行了,我们还是回到派遣师团吊唁这件事情上来吧,大家说说看,到底谁比较合适带团去吊唁,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赵惟吉话音才刚落,寇准便站了出来,因为寇准早已在心中有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了。

  “臣推荐户部侍郎江鱼江大人。”

  在赵惟吉登基了以后,他原本的那些幕僚们自然而然也就进入到了朝廷之中了,他们被按照自己擅长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