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新的野望
�陆的土地上被建立起来。

  而且随着对于北美大陆的深入探索,中央大平原正式的进入到了大宋的版图之内,这片近乎有大宋整个国土面积一般大的平原被发现的消息传回到国内的时候。一向稳重的寇准居然开心的留下了眼泪。

  耕地面积不足自古以来都困扰着中原王朝,华夏这片土地哪里都好,就是平地太少了,山地丘陵的混杂使得可用耕地其实是不多的。

  但是有了中央大平原以后,只要好好的开垦,今后不知道能够增加多少耕地。

  因为基本上解决了粮食的问题,所以这次出战的军粮完全没有为国内的存粮带来任何的影响,甚至当杨延昭拿下了大同府以后要求朝廷往已经拿下的州县增调粮食的时候,阁臣们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因为粮食实在是太多了。

  而花钱就更不是问题了,随着大宋境内的商业已经工业的逐渐发达,朝廷也将税收的重心从农业上往工商业上转移了。

  而这几年工商业一年所带来的税收要比以往农业五年所创造的税收还要多,再加上朝廷自身的一些工业同样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这使得大宋朝廷进入了立国一来最富有的时期了。

  而这种富有居然还是建立在所有税种都减免的情况下。

  不仅如此,随着海外不断的有金矿被发现,大量的金子使得朝廷现在在赏赐的时候,终于不用赏金百两其实给的是黄铜了。

  基本上财政部将这次战争打下来要花的费用做了一个预算,居然还占不到全年总收入的十分之一。

  最后,也是阁臣们希望能够继续大战的最大的原因,那就是这次战争以后,其实整个大宋获利的方面可不光是土地还有燕山屏障。

  此次战争过后,得到的人口可不是个小数目。并且除了人口以外,还有燕云大量的矿藏资源。

  这些矿藏资源的到来,基本上可以抵消掉整个收复燕云战争的总开销了,并且能够赚到钱。

  这样不怎么劳民伤财还能够赚钱的战争没有一个政治家会讨厌的。

  就因为这样,这些阁臣们现在很希望赵惟吉能够点头,只要赵惟吉下决心要灭掉整个辽国的话,以现在宋军在军事技术上的绝对压制,有个五到十年的准备应该就足以将整个辽国都灭掉了。

  而赵惟吉自然也看出了整个朝廷上下的野心了,的确只要大宋能够一直沿着工业化的道路发展下去的话,利用科技的碾压,灭掉辽国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赵惟吉并没有给出正面的回答,而是只说了一句:“刘让你做一下准备,跟着接下来要去燕云赴任以及驻守的官员士兵们一道去往燕京。然后在那里会同延昭商量一下怎么实施你的南北官制度吧。”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整个内阁上下都像打了鸡血一般,因为虽然赵惟吉并没有正面回应,但是既然要实施这种南北官制度了,那么灭辽将契丹人纳入到大宋的治下便是必须的了,要不然便正如张知白所说的那样太浪费了。

  接到了赵惟吉的命令以后,刘让又踏上了回归燕云的旅途了,只不过这一次的回归,他的身份彻底的不一样了。

  ……

  就在朝廷开始向燕云派驻官员已经驻守士兵的同时,在燕京修整了一段时间了的杨延昭部队,在雨季结束以后,一鼓作气将燕云十六州剩下的州县统统都给拿了下来,至此收复燕云的战事算是基本上告一段落了,只要等到守备的官员和士兵完成进驻以后,离开中原王朝统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