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的开始
p;毕竟现在随着中原开始了一定的初级工业化以后,劳动力是极其的缺乏的,放弃现成的劳动力实在是太亏了。

  但是如果不打算放弃这些人的话,该怎么让这些契丹人安心的在大宋境内生活将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眼看着阁臣们都不说话了,刘让有些欲言又止,对于这个问题他其实早已有了一个想法,但是不知道在这里提是否合适。

  看到了刘让的欲言又止以后,赵惟吉命他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有了赵惟吉的命了以后,刘让便壮着胆子说出了他的想法:“其实我们可以仿效辽国的制度。”

  当刘让刚说到辽国的制度这几个字的时候,有几个阁臣便皱起了眉头,想来他们对于居然要模仿辽国这种蛮夷带有相当的抵触。

  刘让自然也看到了那几个阁臣的反应,这就是他之前欲言又止的原因,因为他早已预料到了会有这样的反应。

  不过他并没有停下对于自己想法的讲述,因为在那几个阁臣皱眉的同时,赵惟吉也给了刘让一个坚定的眼神,正是这个眼神的鼓励,使得刘让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我们可以仿效辽国那种设立南北官的制度,在辽国的朝廷里有两套官制体系,分别被称为南面官和北面官。

  南面官一般由汉人所担任,他们也只要是治理汉人居住地,别如说燕云。整个燕云十六州的官员基本上都属于南面官,我当初在辽国所担任的西京留守也是南面官之一。

  而相对的,北面官则是主要由契丹人所担任,他们主要治理的也是契丹人的居住地。处燕云等汉人居多的州县以外其他的辽国地方官基本上都属于北面官。

  在这种官制下,辽国的契丹人与汉人被分开治理,避免了大量的民族冲突。

  而我想我们也可以引进这种制度,招募愿意为大宋效力的契丹人统治那些主要是契丹人聚集的地方,这样一来应该能向辽国一样做到契丹人与汉人相对来说能够和睦相处,不生事端。”

  当刘让将这番话说完以后,赵惟吉在阁臣们都还在消化刘让的这番话的时候,立马反应了过来,这东西不就是一国两制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