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骑驴找驴
从结果来看,这段时间的左冲右突效果还是很好的。虽然有一些意外的麻烦,比如范程,比如陈炯,比如北哥,比如夏敏,比如高云,但他的基本目标达到了,其它就不重要。

  那么,接下来,他的目标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是继续努力,在站稳市*委大秘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领导的信任,争取成为周仲荣心中不可或缺的“政治盟友”,同时,取得更加广泛的支持,包括更多的人官员朋友,商人朋友等等。

  在地图出现以前,世界是无限的,在到市*委以前,叶三省的心里装着整个世界,可是现在,他的目标似乎就是一个人,就是一个人的重视。年轻人心里感到有些伤感,或者说是悲哀吧。或者,这就是选择的结果,人生,就是这样的,路似乎越走越窄。

  快到江城的时候,打聂作家的电话,问他在哪,他去接他,聂作家说,他已经到虎翁那里,叫叶三省直接过去。

  ——这是他约了几次,却每每爽约的行动。

  叶三省想了一下,打电话给石老师,石老师很高兴,说他有空,叶三省过去接了他,两人一起前往虎翁的店铺,路途中由说话直白的林运祥想到宋峰,打了电话,宋峰说可以过来坐坐。

  到了虎翁店里,聂作家和胡团长已经坐在茶桌前喝功夫茶了。

  坐下后叶三省看石老师三人寒喧,心想江城那个文艺奖已经出炉,虽然没有正式公布,应该是再过一段时间,开年会总结时一并颁奖,在座三位都榜上有名,说不定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能够和谐地坐在一起,也可能正是这个原因,所以以前跟他们一起交游的其它江城文化名家比如温画家,暂时都不好联络了,周仲荣所谓的“二桃杀三士”,历来是政治人物屡试不爽的高招。

  虎翁高兴地说,各位驾临,蓬荜生辉,高*士在座,可谓雅聚,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从架上聚了一支两尺来长的竹器,说给我大家吹奏一曲。

  宋峰便在这时进来,叶三省叫他坐了,说你来得正好,有耳福。聂作家介绍说这竹器叫尺八,非笙非箫。

  喝一口茶,便听得乐声呜呜咽咽地起来,盘旋飞扬,将斗室弥漫,正等分辩,乐音婉转低沉,如水暗行,渐渐积蓄,突地迸发,斗兵争伐,几回承转,又渐凋零,悲不成声,袅袅渐失,余音犹存。众人沉浸其中,不敢呼吸,良久,才轻轻喘*息,赞叹鼓掌。

  宋峰说:“好久不闻虎翁高奏,只是太悲凉了。”

  叶三省心里一乐,果然是说直话的。

  虎翁放回尺八,说:“器有所配,锣鼓声大,二胡声小,皆是物理。”

  宋峰不依不饶地继续辩说:“人家二胡也能够拉喜洋洋呢。”

  虎翁一笑:“宋科长喜欢听赞歌,把你的手机铃声设置一下就行了。”

  宋峰还想争论,虎翁一指他:“再说,老汉就要收你的茶费了。”

  宋峰笑。两人原是熟识。

  众人便由尺八开始,说到川戏中的各种器材,进而各种唱腔,胡团长是专业,石老师和聂作家都是行家,颇有研究,叶三省一旁听得兴趣盎然,心想搞那种火牛舞的纸老虎项目,还不如搞一个戏曲器材研究保护类的项目更有价值,或者川剧地方曲目保护排演更有意思吧?

  等到他们由川剧器物说到江城的历史,文物,叶三省逮住机会插话问:“虎翁,据说木棉袈裟是在我们江城失落的,这个说法有依据吗?”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