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1.40.1
就和宁君迟一起,往江南去了。

  因江南事急,他又为着蒋寒漪的及笄礼耽搁了几日才出发,路上行船也好,陆路也好,都走得极快,如此大约只有半个月的功夫,一行人就到了江南。

  棠落瑾刚下了车,到了驿站,就收到了长安城寄到江南的信。

  信是朱克善写的。朱克善是棠落瑾伴读里最年长的一个,如今已经二十又一,刚刚考中二甲进士,此时不好离开长安,就留在长安,帮棠落瑾留意京城动向。

  沈家二姑娘落水一事,在长安城并未传开。蒋家人纵使是稍稍知晓此事,却也明白这件事不公开为上——一旦公开,以沈家人的上进,纵使是太子不提,天元帝也会给沈家二姑娘一个名分,让其进了东宫。且沈家二姑娘虽是被人算计,但终究是在蒋家出的事,蒋家理亏在先,自是什么都不会往外说。

  而慕容家和夏家虽知晓是谁落了谁,但是她们并未抓到人,因此纵然是心中恼怒,却也做不得什么。

  至于沈家,沈家二姑娘出嫁在即,这个时候,更是谁都不会捅出这件事——况且太子才十二岁而已,按老百姓的话说,毛都没长齐,能有甚男女大防?可是世人对女子多苛刻,他们也只得捂紧了嘴巴。

  慕容家和夏家原以为这件事到这里就算结束了,可惜沈家和蒋家没忘记这件事,棠落瑾更不曾忘记。

  九皇子比棠落瑾小八岁,如今才是个四岁小儿,夏家和慕容家就敢如此出手,棠落瑾岂能饶了他们?

  他临走之前,便令清欢把夏家和慕容家仗势欺人,抢占百姓田地的消息和证据,俱都送到了严青松的父亲御史严宝根的桌上。

  严宝根唯一的儿子跟着太子当伴读,自己自然也就是半个太.子.党,闻得此事,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就拉上两个清贵的同僚,一同在朝上把这两家人以“治家不严和欺压百姓”的名头给参了一本。

  天元帝虽不曾亲眼见到过蒋家出事的情形,但是他在棠落瑾身边放了人,小径故意把蒋家的事情跟天元帝的人说了一通,天元帝如此自然是知晓了蒋家之事,因此根本不给慕容家和夏家反应的时间,就直接在朝堂之上,将两家人,大骂一通,丝毫颜面都不给。等骂完了,官职还要给人往下降上两级。

  慕容家和夏家两家,在朝堂之上,脸都被羞得抬不起来。

  后宫之中,九皇子母妃柔妃,被天元帝找了由头,褫夺封号,从从一品妃位,降到正三品婕妤。

  棠落瑾看了信,心中这才稍稍舒服了一些。

  很早的时候,天元帝并不介意皇子之间争夺皇宠一事,甚至他还觉得,有争夺才能让棠落瑾锻炼的更像太子。可是自从大皇子糊涂,用了连环计,势要棠落瑾死的时候,天元帝才开始慢慢限制皇子之间的竞争——九皇子的母族夏家,虽没有对太子的性命动甚么念头,可是九皇子年纪小,如今也才只有四岁。

  九皇子才四岁,夏家就敢明目张胆的对他的太子出手,那么,等九皇子将来再长大一些呢?是不是到时候,他们就要学着大皇子的模样,开始对太子的性命起了念头了?

  天元帝在意其他皇子,却更加心疼太子。从前大皇子以连环计杀棠落瑾,棠落瑾为着手足情谊和他这位父皇,都尚且能忍下来,只令大皇子出家而已。

  天元帝本就对其有愧,现下再瞧九皇子才四岁,夏家就开始忍耐不住,如何能不恼?自然是要杀鸡儆猴,狠狠惩治夏家和慕容家一番。而从前的柔妃,现在的夏婕妤也未必干净,如此被贬了位分,想来也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