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难免徒增悲伤,她缓了几日都没能缓过来。后来,苏雅也察觉到了她的心思,忍不住失笑,“何苦想着劝我什么?我也未曾劝过你。”

  他对许多事都知道的很清楚,可却从未因此试图劝她什么,甚至未曾干涉过她的一举一动。

  “这一世,我只是奉命来陪着你。至于如何劝解你,自有别人来做。”

  他嘴上虽然这样说着,将自己的作用讲得微不足道。可却只有引商才明白,一句“陪伴”到底有多么重要。自多年前开始,这个人便顶替了别人的身份陪在他身边。任她与旁人如何纠缠不清,任她身边的人来来去去,走的走散的散,任卫瑕后来居上成了她倾诉心事的对象,他只是在一旁默默的陪伴着他,尽着自己的责任,非万不得已,从未离去。

  无论到了何时,当她回身望去的时候,身后总有这样一个人在陪伴着她,这是她今生的幸事。

  可也正因如此,每当她静下心来想一想身边这个人,都只觉心中酸楚。

  她一直希望这世间能有一人真正走进他的心中,可是越是如此期盼,便越觉希望渺茫。

  “你答应我,在我死之前,你绝不会离开。”到了最后,她只能这样“恳求”着他。

  苏雅爽快的点了点头。他对生死一事一向看得很淡,也从不像旁人那样忌讳着她挂在嘴边的“生死”二字。

  不过他越是如此,引商心中便越是不安。或许是因为久病卧床又回不了长安的缘故,近来她总是觉得身边的一切都带着古怪,好像要发生什么大事一般。而这焦虑之感,一直持续了一年之久。

  直到天宝十四载十一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打着“忧国之危”的旗号在范阳起兵。同年十二月,洛阳失守。

  紧接着,因皇帝轻信谗言,叛军攻破潼关。

  听到潼关失守那一日,正在喝药的引商双手一颤,手中的药碗就那样摔在了地上,摔得四分五裂,再也……拼不起来了。

  就在几年前,谢十一离开长安正是去镇守潼关。而如今,他也终是应了华鸢那句话,丧命于战场上。

  又走了一个……

  如今这万里河山烽烟四起,哀鸿遍野,无辜枉死的冤魂多得数也数不清。或许是顾忌着她在会稽的安全,也或许是华鸢那边终于松了口,第二年五月,范无救将她带回了长安。

  当引商再次踏进平康坊那间小楼的时候,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这繁华的长安城也显出几分颓败之相。

  她推开小楼的门,便见华鸢正背对着她坐在窗边,听到她回来时,也未将头扭过来看一看。

  她不由用眼神询问跟着自己回来的苏雅,可是后者却摇了摇头,然后为他们二人关上了门。

  “华鸢……”她唤了对方一声,见对方没有什么回应,又拔高了声音喊了一声,“姜华鸢!”

  她这一声几乎耗尽了力气,喊完之后便捂着胸口咳嗽了起来。

  这一次,华鸢总算是撑不下去了。听着她的咳嗽声,他连忙扭过了头,然后难免被她看了个清楚。

  面对面时,看着对方那紧闭的双眼,引商心中一惊,终是跌坐在地上。

  上一次见到他这副模样时,还是几年前的七夕,他顶替她抗下了那道天雷,虽侥幸未死,却落得了那生不如死的下场。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