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巍巍青山寄哀情(一)
油戍,蜀汉守将马邈不战而降,魏军长驱直入,攻陷成都,蜀汉灭亡,江油戍因此而天下闻名。
此后历朝历代,多在此设关戍守,或称江油关,或称涪水关,成为蜀北名关之一,在南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以前的1000多年间,这里长期都是县、郡、州治地,称为古龙州,是涪江上游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和文化中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江油关遗址附近,有牛心山、凤翅山、叮当泉、明月渡等主要景点,以及李白读书台、李龙迁祠、玉虚观、马邈妻李氏故里碑、吴道子绘真武祖师像碑、宋徽宗书御笔手诏碑等名胜古迹。牛心山相传为李唐王朝皇族远祖李龙迁之墓,当年曾被武则天派人掘断龙脉,李氏复国后,又多次派人填塞,流传着许多神奇而浪漫的故事。
当济南军区官兵掀开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她就是杜正香!杜正香是南坝小学学前班中班的代课老师,不过孩子们更喜欢摇着她的手喊她“杜婆婆”,其实杜老师时年才48岁。
杜老师以生命守护的五个孩子最终没能生还,这可能是她此生唯一的遗憾,她的同事、语文老师杨树兰说,杜老师要不是为了救学生,自己一个人肯定能跑出来,这也是杨树兰最后一次看到的杜正香身影。
济南军区官兵并未因此悲伤而气馁,他们还在平武县南坝镇南坝小学废墟上继续搜寻,没想到几天以后居然成功地营救出了今年61岁的李德馨老校长,她被埋在废墟里近164小时,救援队员当天9时48分利用生命探测仪,成功地发现了她的生命踪迹。获救时,老人左侧肋骨、肩胛骨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但重要器官并没有损伤,老人神志清醒,经过抢救,目前老人生命体征基本平稳,能回答医务人员的简单问题。
“没想到母亲这么顽强。”在广元市区工作的儿子高峻在电视上看到母亲获救的消息简直不敢相信,高峻说,母亲平时身体一直不好,每年要去好几次医院,即使夏天,母亲睡觉的时候也还要穿上袜子和毛衣。
救援人员发现李德馨老校长在废墟中被埋的位置靠学校食堂,湿润通畅的空气使她得以幸存,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
平武县城西面有一座古城门龙安府,高大雄伟,气势恢弘,这就是原龙安府四座城门中仅存的西城门,也是涪江上游最后一道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门。龙安府城共设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东门为迎晖门,南门为清平门,北为拱宸门,西门为通远门,门楼叫镇羌楼(设此城门有抵御、镇压、平定氐羌之意)。
城门北枕箭楼山,东南方向绕涪江沿岸龙安镇城边而过,城墙结构坚固,高大雄伟,为砖石垒筑而成。墙体外侧多为青石条加糯米浆垒砌,内侧铺青砖走道。现存西城门和五分之一城墙。城门由高4.9米,宽4.55米,深16.24米,宽0.22米,厚0.12米的青砖起拱,拱下用长1-3米条石砌墙,中填黄泥和岩石筑成。城墙长600多米,城墙残存部分最高处5.9米,底厚2.5米。
为加强军事防御,城墙顶部设置有垛口,城墙转角处还各设一个战垛。城门为圆形拱卷式门洞,洞壁全用石条垒砌,卷拱部分则用青砖拱成。外墙采用砖、石混作的方法。城门外壁设置砖雕仿古壁檐,檐下斗拱额枋,脊饰吻兽,制作精细,古朴大方。
为了加强西城门的防御,在紧靠城门的北侧,又建筑�
此后历朝历代,多在此设关戍守,或称江油关,或称涪水关,成为蜀北名关之一,在南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以前的1000多年间,这里长期都是县、郡、州治地,称为古龙州,是涪江上游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和文化中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江油关遗址附近,有牛心山、凤翅山、叮当泉、明月渡等主要景点,以及李白读书台、李龙迁祠、玉虚观、马邈妻李氏故里碑、吴道子绘真武祖师像碑、宋徽宗书御笔手诏碑等名胜古迹。牛心山相传为李唐王朝皇族远祖李龙迁之墓,当年曾被武则天派人掘断龙脉,李氏复国后,又多次派人填塞,流传着许多神奇而浪漫的故事。
当济南军区官兵掀开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她就是杜正香!杜正香是南坝小学学前班中班的代课老师,不过孩子们更喜欢摇着她的手喊她“杜婆婆”,其实杜老师时年才48岁。
杜老师以生命守护的五个孩子最终没能生还,这可能是她此生唯一的遗憾,她的同事、语文老师杨树兰说,杜老师要不是为了救学生,自己一个人肯定能跑出来,这也是杨树兰最后一次看到的杜正香身影。
济南军区官兵并未因此悲伤而气馁,他们还在平武县南坝镇南坝小学废墟上继续搜寻,没想到几天以后居然成功地营救出了今年61岁的李德馨老校长,她被埋在废墟里近164小时,救援队员当天9时48分利用生命探测仪,成功地发现了她的生命踪迹。获救时,老人左侧肋骨、肩胛骨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但重要器官并没有损伤,老人神志清醒,经过抢救,目前老人生命体征基本平稳,能回答医务人员的简单问题。
“没想到母亲这么顽强。”在广元市区工作的儿子高峻在电视上看到母亲获救的消息简直不敢相信,高峻说,母亲平时身体一直不好,每年要去好几次医院,即使夏天,母亲睡觉的时候也还要穿上袜子和毛衣。
救援人员发现李德馨老校长在废墟中被埋的位置靠学校食堂,湿润通畅的空气使她得以幸存,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
平武县城西面有一座古城门龙安府,高大雄伟,气势恢弘,这就是原龙安府四座城门中仅存的西城门,也是涪江上游最后一道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门。龙安府城共设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东门为迎晖门,南门为清平门,北为拱宸门,西门为通远门,门楼叫镇羌楼(设此城门有抵御、镇压、平定氐羌之意)。
城门北枕箭楼山,东南方向绕涪江沿岸龙安镇城边而过,城墙结构坚固,高大雄伟,为砖石垒筑而成。墙体外侧多为青石条加糯米浆垒砌,内侧铺青砖走道。现存西城门和五分之一城墙。城门由高4.9米,宽4.55米,深16.24米,宽0.22米,厚0.12米的青砖起拱,拱下用长1-3米条石砌墙,中填黄泥和岩石筑成。城墙长600多米,城墙残存部分最高处5.9米,底厚2.5米。
为加强军事防御,城墙顶部设置有垛口,城墙转角处还各设一个战垛。城门为圆形拱卷式门洞,洞壁全用石条垒砌,卷拱部分则用青砖拱成。外墙采用砖、石混作的方法。城门外壁设置砖雕仿古壁檐,檐下斗拱额枋,脊饰吻兽,制作精细,古朴大方。
为了加强西城门的防御,在紧靠城门的北侧,又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