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坚强铸精神
�往汶川的213国道出现10余处塌方,机动车辆基本不能通行,先遣部队距离汶川还有75公里。
在通往汶川映秀镇的路上,解放军坦克、装甲部队指挥官李宏儒,带领1500名官兵爬高山、攀悬崖、钻涵洞,徒步奔袭13小时抵达映秀,使该处逐步恢复对外联系。李宏儒出发前,得知家里房屋倒塌、10多位亲人遇难失踪,但同时也接到赴映秀镇抗灾的命令,他把不幸压在心底,化悲痛为力量,毅然决然前往映秀。
数百被困群众见到李宏儒他们到来,获救后无比激动地哭诉道:感谢党给我们派来了救星!……
通往水磨乡连三坡村的道路再次被泥石流阻断,村里的90多名藏族群众缺水断粮,在乡亲们发愁之际,一队肩扛重物的解放军官兵在第二天凌晨出现了,这些官兵是解放军坦克、装甲部队突击队的队员,他们不仅给乡亲们送来了柴油发电机和食品、药品,藏族军官张次尔还用藏语和乡亲们交流,有效缓解了大家的紧张心情,坚定了大家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
解放军坦克、装甲部队抽调两台野战炊事车为灾区群众做饭、煮面、烧水,让13个村镇的6000多名受灾群众吃到热食、熟食。
“解放军官兵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冷水,却把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我们手上,我们太感动啦!我们控制不住激动的内心,我要高声呼喊:解放军万岁!中国gongchan党万岁!”灾区群众刘志富泪流满面地说。
因转移被困群众疲劳过度,坦克、装甲部队的藏族军官张次尔还出现了虚脱,被自发而来的灾区群众用担架抬往医疗队治疗后,仍执意出院加入搜救队伍。
他哭着说:“我们是人民子弟兵,现在群众遇困难了,就是死,我也要死在救灾一线!……”
灾区群众就守在他身边拦住说:“等你尽快好起来,不是能救更多的人吗?”
凌晨,解放军坦克、装甲部队官兵在漩口镇逸夫小学废墟内,发现一名被预制板卡住的孩子,以李宏儒为首党员战士当尖兵、打头阵,冲向最危险的地方,他们凿洞钻进废墟,脸被瓦砾划破,腿被钢筋刺伤,大家全然不顾,同样的血肉之躯,与废墟瓦砾进行着血肉之争,担负最艰巨的任务,发挥最关键的作用,风雨中挺起坚强的脊梁,经过10个小时的接力大营救,硬是将孩子从死神手中抢回。
坦克、装甲部队其他官兵在映秀镇的救援现场也有喜迅传来,营救时间也长达56个小时、在废墟中被埋了150个小时的映秀镇水电公司职员虞锦华,被坦克、装甲部队藏族军官张次尔和他的战友们成功救出。
虞锦华被埋在六层水泥板下,里面乱石、水泥柱交错,营救人员很难判断承重部位。为了保证虞锦华的生命,营救人员采用了5个不同方案,最后采用的方案是从废墟上方打探洞,压在虞锦华上方的水泥板被逐层打穿,但虞锦华下肢也已被水泥板挤压坏死,奄奄一息,同时,她被一具遇难者的遗体挡住,拖出遗体导致的尸水漏泄可能危及虞锦华的生命,而且余震引发的塌陷令营救极其艰难,探洞直径一度从40厘米缩小至20厘米,医生用了近两个小时对虞锦华进行了高位截肢手术,她最终获救,虞锦华的丈夫与救出的妻子重逢后喜极而泣:
“亲爱的,找到你了!那些猜测让我胆战心惊,那些思念让我丢失了魂灵,你是我的惟一,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我们一万年都不能分离!……”
又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坦克、装甲部队官兵在汶川映秀湾发电总厂办公楼废墟中将该厂职工马元江成功救出,此时距5月12日14时28分大地震发生,已近179个小时,这真是人间奇迹!
马元江是映秀湾�
在通往汶川映秀镇的路上,解放军坦克、装甲部队指挥官李宏儒,带领1500名官兵爬高山、攀悬崖、钻涵洞,徒步奔袭13小时抵达映秀,使该处逐步恢复对外联系。李宏儒出发前,得知家里房屋倒塌、10多位亲人遇难失踪,但同时也接到赴映秀镇抗灾的命令,他把不幸压在心底,化悲痛为力量,毅然决然前往映秀。
数百被困群众见到李宏儒他们到来,获救后无比激动地哭诉道:感谢党给我们派来了救星!……
通往水磨乡连三坡村的道路再次被泥石流阻断,村里的90多名藏族群众缺水断粮,在乡亲们发愁之际,一队肩扛重物的解放军官兵在第二天凌晨出现了,这些官兵是解放军坦克、装甲部队突击队的队员,他们不仅给乡亲们送来了柴油发电机和食品、药品,藏族军官张次尔还用藏语和乡亲们交流,有效缓解了大家的紧张心情,坚定了大家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
解放军坦克、装甲部队抽调两台野战炊事车为灾区群众做饭、煮面、烧水,让13个村镇的6000多名受灾群众吃到热食、熟食。
“解放军官兵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冷水,却把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我们手上,我们太感动啦!我们控制不住激动的内心,我要高声呼喊:解放军万岁!中国gongchan党万岁!”灾区群众刘志富泪流满面地说。
因转移被困群众疲劳过度,坦克、装甲部队的藏族军官张次尔还出现了虚脱,被自发而来的灾区群众用担架抬往医疗队治疗后,仍执意出院加入搜救队伍。
他哭着说:“我们是人民子弟兵,现在群众遇困难了,就是死,我也要死在救灾一线!……”
灾区群众就守在他身边拦住说:“等你尽快好起来,不是能救更多的人吗?”
凌晨,解放军坦克、装甲部队官兵在漩口镇逸夫小学废墟内,发现一名被预制板卡住的孩子,以李宏儒为首党员战士当尖兵、打头阵,冲向最危险的地方,他们凿洞钻进废墟,脸被瓦砾划破,腿被钢筋刺伤,大家全然不顾,同样的血肉之躯,与废墟瓦砾进行着血肉之争,担负最艰巨的任务,发挥最关键的作用,风雨中挺起坚强的脊梁,经过10个小时的接力大营救,硬是将孩子从死神手中抢回。
坦克、装甲部队其他官兵在映秀镇的救援现场也有喜迅传来,营救时间也长达56个小时、在废墟中被埋了150个小时的映秀镇水电公司职员虞锦华,被坦克、装甲部队藏族军官张次尔和他的战友们成功救出。
虞锦华被埋在六层水泥板下,里面乱石、水泥柱交错,营救人员很难判断承重部位。为了保证虞锦华的生命,营救人员采用了5个不同方案,最后采用的方案是从废墟上方打探洞,压在虞锦华上方的水泥板被逐层打穿,但虞锦华下肢也已被水泥板挤压坏死,奄奄一息,同时,她被一具遇难者的遗体挡住,拖出遗体导致的尸水漏泄可能危及虞锦华的生命,而且余震引发的塌陷令营救极其艰难,探洞直径一度从40厘米缩小至20厘米,医生用了近两个小时对虞锦华进行了高位截肢手术,她最终获救,虞锦华的丈夫与救出的妻子重逢后喜极而泣:
“亲爱的,找到你了!那些猜测让我胆战心惊,那些思念让我丢失了魂灵,你是我的惟一,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我们一万年都不能分离!……”
又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坦克、装甲部队官兵在汶川映秀湾发电总厂办公楼废墟中将该厂职工马元江成功救出,此时距5月12日14时28分大地震发生,已近179个小时,这真是人间奇迹!
马元江是映秀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