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洞中奇幻仙境(二)
/>   “那太珍贵了,今儿我们算是开了眼界啦?将来此洞发展成旅游胜地,我们这些最初的发现者,功不可没哟!” 战士们有些激动地说。

  “那是必然!以后,各位的名字必然出现在洞口介绍石碑上,让每个来参观过的都会记得咱们的!” 陈紫陌也高兴地说道。

  “那好,我们就等着那一天早早到来,可以扬名利万呀!” 战士们高兴得手舞足道。

  第三层洞壁上,有一组银白耀眼的月奶石和闪烁发光的彩光壁,可谓汇集了岩溶洞穴沉积的精华特点,闪烁发光的石瀑布,就像黄河瀑布倾泻一般,形成巨大石钟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其中有块奇葩,长约两米,雪豹头的脸,银狐一般的身形,酷似一只“倒挂银狐”,它通体浮现着约两寸长、洁白如雪的毛刺,密密扎扎的,像绒一样晶莹剔透,银白耀眼,美丽动人。

  从四层往上,每层地面上不同种类地生长着石枝、石笋、石柱、石莲花、石桌石凳、小石塔等等形状的物体,那绚丽多姿的石枝,如西子烷纱溪畔,袅袅婷婷,倩影映于清可见石的水中。

  晶花石片状如雪花,有的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有的如后羿射日,有的则呈现双彩盾牌,大有以之之茅陷之之盾的架势。

  有的壁上石瘤密布,宛如熟透诱人的葡萄,有的石壁则又玉柳垂荫,还有的石壁卷曲堆石,似惊涛拍岸……

  陆芳洲解释说:“当时,洞顶层就相当地下水位的水准面,在这里,有地下水溶蚀、搬运,把洞穴物质带走,洞穴形成后,出现了地壳上升,该层溶洞随地壳上升而地下水位则相对下降。

  其后,当地壳稳定下来时,地下水又在新的岩层部位进行溶蚀搬运,便形成了第二层溶洞,这样,地壳多次上升,便形成了多层洞穴,可见,此洞九层不同高度溶洞的存在,标志着这一地区至少发生过九次间歇性上升,如今,地下水仍在溶蚀着最低层洞穴……”

  专家和特战队员们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将石窟的奇景异物留览完毕,可水池里还是毫无动静,也没再见地鼠人从水中露面。

  专家一看表,都零晨四点多了,心想洞外的世界,快接近黎明前的黑暗那段时间。

  大伙儿经过这一宿的惊险折腾,早已睡意顿消,现在大伙儿的兴致很高,有的主张继续沿暗洞前行,有的则主张潜入水池中一探究竞,特种兵队员也是主张潜入池底看一看,他们是想捉住地鼠人。

  因为好奇是人的天性,大家都想仔细看看地鼠人倒底长啥样?他们住哪儿?他们都吃什么?他们都怎样生活?他们有没有像人类这样的社会结构?是不是真像专家们说的那样科技也很发达?他们会不会生产和使用武器?……

  专家们的意见偏向于沿暗洞继续前行,目的是要先找到暗洞的源头,以便尽快走出去。

  因为身上所带食物、水很少,一旦找不到出洞口那是很危险的,洞里又没有无线信号,现在已经与外界失去联系,待人困饥乏走不动的时候就性命堪忧了,一旦再遇上成群结队的地鼠人来攻击,那就真的死路一条。

  即使没有地鼠人不来攻击,在人困马乏弹尽粮绝的时候,也会遭受到其它小动物(如岩鼠)的袭扰,所以,还是应该先走出去为上策。

  至于水池,专家们也有些心有不甘,也想弄个明白,但转念一想,以目前不知水深水浅、吉凶未卜的状况,毫无把握地潜下水也不保险,万一水深探不到底,那就需要呼氧潜水设备。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