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人力


  这话有些绕,但陈撷浩想了一会儿,就明白郭湛安为何如此自信了——如果入夏前完工,那么今年桐花县的收成就能涨上好几番,一定会有人肯的。这项工程获益的是所有农户,不怕当中有人会冒着得罪其他人家的风险而不答应。

  而且,银钱照发,农田有其他人照顾,农户的后顾之忧都得到了解决,还能额外赚钱补贴家用,何乐而不为呢?

  或许这事在现在看来劳民伤财,但从长远看来,对桐花县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

  陈撷浩不再多言,按照这个法子把桐花县的农户都召集起来,按照每户的人数、农田的亩数等等把农户们两两结对,又订好了每一轮开工的时间,谈好价格,就等着开春后破土动工了。

  开春之后,众人在郭湛安和疏浚郎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开始动工。或许是被这股热火朝天的干劲感染了,又或许是希望这条沟渠能够给他们桐花县带来新的希望,不光是农户们,连桐花县其他人家只要有空,都会自告奋勇来帮忙。

  郭湛安来者不拒,他让孙老和陈撷浩指派的一个账房先生共同管账,这些来帮忙的人按照一天来结算工钱。这个消息一传出去,有更多的人愿意来帮忙了。

  孙老对此却忧心忡忡:“郭大人,这次修建水车沟渠的钱都是你自己的,这么花下去,不多时就没钱了。”

  郭湛安心中有数,可是桐花县前一个县令因为私藏官银被捕入京,朝廷新一年的拨款还没有下来,这工程却是不能等的。无奈之下,郭湛安只好把自己的钱拿出来,缓解这燃眉之急。

  好在木料石料在不归山中都有现成的,给郭湛安省了一笔花销,但每天三十多个人的工钱发下去,特别是到了后来一天最多要发六十七人的工钱,郭湛安给出的钱无异于杯水车薪了。

  而另一边,陈撷浩请来的账房先生,也在和陈撷浩谈论这件事情。

  “是真的?”陈撷浩惊讶着问,“郭大人当真把自己的钱拿出来给我们修建水车沟渠?”

  “是真的,”账房先生老实回答,话语中不乏对郭湛安的推崇,“一开始我还不知道呢,后来发现支出越来越多,钱越来越少。本来想和郭大人再多要些,结果孙老私下和我说,这钱根本不是朝廷给的!今年朝廷的拨款还没有来,之前县衙里的余钱和前任县令一起被带走了,这钱啊,都是郭大人自己的私房钱。”

  陈撷浩感动万分,若说之前郭湛安的种种作为只是让他放下对郭湛安的戒备,那么这次的事情就让陈撷浩彻底折服于郭湛安了。

  “这件事毕竟是为了我们桐花县好,朝廷的拨款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我们不能让郭大人一个人承担所有的花销,咱们桐花县也要有所表示才行。”

  于是,陈撷浩私底下召集了几家农户,将郭湛安自己出钱用于修建水车沟渠的事情说了,这几户人家回去之后再与街坊邻居一说。没过几天,桐花县的人都知道这次新来的县令是个顶顶好的清官,非但没有作威作福,还主动拿出钱来为桐花县修建水利。

  郭湛安身在县衙,也有所耳闻。他自然不会装模作样说一下客套话,让桐花县人不必如此感激自己——做好事自然要留名,要不然谁知道是你做的?

  在郭湛安看来,他与桐花县也是由“利”绑在一块的。桐花县人改变对他敌视的态度,这给了郭湛安许多便利。

  不光如此,十天之后,就有人主动捐出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在桐花县里算是一笔数额不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