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最后还是......
一,说吴家财雄势大,连续几年没出过成绩,这次肯定不惜代价也要争一个案首。

  第二,说吴绰在考场里答题很轻松,第一个交的试卷,和汪县尊有说有笑,必中无疑。

  第三,说我方应物乃是深山里的穷人,一无财二无势,汪县尊内定我当案首有什么好处?

  所以传这种流言的人都是缺心眼,其实那吴公子才是真正内定为案首的人,吴家有钱有势肯定使了力气,可笑世人都没觉察到,只会盯着穷人乱猜!

  等你们说完了这些说辞,就换个地方,反反复复的对别人说。不能只让流言只在我身上打转!”

  目送两位师长离开,方应物继续思量起这件事。传流言之人对时机的把握很不错,如果早了,那就会让人有所防备,如果晚了,等案首成了定局时再传流言有什么用?

  不过幸亏此时离发榜还有三天,给了他搅浑水的机会。既然有人不让他当好人,那么要下水都下水,把水彻底搅浑,谁也别当好人了。

  脱离了考场这个特殊地方,方应物渐渐从疑神疑鬼的焦虑中冷静下来。他忽然又觉得,此次流言出现,不能完全排除吴家的嫌疑。

  也许吴家并没有完全打通汪知县的关节,而汪知县还处在二选一的为难中。所以吴家才会造出流言,迫使汪县尊为了避嫌只剩下一个单选。

  流言的幕后是谁很难说,但汪知县的犹疑不定还真让方应物猜中了。

  天sè蒙蒙黑时,考场中最后一个学童交上了试卷,这次县试的答卷环节就到此结束了。

  汪知县在考场中坐了一整天,此时舒服的伸个懒腰,正要下令班师回衙。

  却见一个长随凑上前,对他小声耳语道:“刚才考场外又多了一种流言,说是老爷贪图吴家财势,内定了一个叫吴绰的考生为案首。”

  汪知县闻言愣了片刻,突然伸手拍了拍额头,满心思都是苦恼。怎的流言还一ri三变,选方应物坐实了前面流言,选吴绰又坐实了新流言,这可叫他怎么选案首?

  次ri清晨一大早,方应物和两个师长保人就赶回花溪去。县城太小,他们这些拼命鼓吹流言的人若是久留,很容易出破绽,还是先远走高飞不留痕迹的好。

  淳安县这次县试时间是八月二十三ri,放榜时间按惯例是三天后,也就是二十六ri。

  今次县试,原定于是明年举行的,不过为了配合本省学道官的行程,所以才提前至今年八月底,结果和全省乡试时间很接近,再议论热度上被乡试分散了不少。

  县试这种初级小考试的榜单与大考试的不同,不是将人名整整齐齐排成豆腐块样式,而是按顺时针次序,排成圆圈,姓朝外,名字朝里,

  这又称之为轮榜,表示入榜者只是功名身份的候选人,并非最后取中的意思,毕竟后面还要通过府试和道试才能当上秀才。

  二十六ri凌晨,县衙门外人头攒动,至少有两三百人在此等候县试榜,方应物也在人群里。

  太阳刚刚升起时,县衙大门洞开,人们看到从里面仪门走出两排衙役和吏员。当中一员老吏手捧榜单,走到了县衙大门里的照壁前,在衙役协助下亲自将榜单贴在了照壁上。

  众人便一哄而上的冲到照壁前,无数道热切的目光急急忙忙shè向县试榜。

  榜单上的人名围成了一个圆圈,大部分人都下意识的首先去看“十二点钟方向”那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