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五章
�接管该地区后,吉尔吉斯苏维埃机关与乌兹别克苏维埃政府合并。

  切伯罗夫斯基转入塔吉克斯坦后,塔吉克苏维埃政府向中国新疆当局发出求援。

  塔吉克挡不住切凶残的伯罗夫斯基的俄军。

  塔吉克、乌兹别克、哈萨克虽然都相继建立了共和国,但是武装力量有限,尤其是军械匮乏,由于当地的经济实力等原因,共和国养不起部队,多数都是游击队。比起有中国在幕后支持的切伯罗夫斯基匪帮仍有一定的差距。

  当切伯罗夫斯基来到这里的时候,共和国内的旧贵族、地主、官僚势力立即左转。

  在红军主力没有到来之前他们在中亚玩的是风声水起。

  中亚问题让杨洪森有了与莫斯科加深友谊的机会,同时为延长吴佩孚在新疆的任期提供了理由。

  4月中旬麦可阿瑟等人乘坐美国商船“八月花”号到达天津。

  杨洪森与总统孙中山会见了美国军事顾问团。

  麦可阿瑟首先参观了驻京卫戍近卫军,让麦可阿瑟吃惊的是这支中国部队的装备并不比美国陆军差,而且精神饱满,不过那身黑色的仿德式军装却有一点扎眼。

  在对中国军队有一个全面了解之后,麦可阿瑟认为中国的军队并非外人所言的那样不堪。

  特里对中国陆军的基本情况向麦可阿瑟作了介绍。

  特里本人十分郁闷,他认为自己的离职并不是他没有能力,而且他无法和迈德尔融洽相处,官方也是这个意思,实质上是他与杨洪森搞不好。就好像赫尔维茨与迈德尔相处也不融洽,但杨洪森却能从中很好的加以协调。

  麦可阿瑟作为西点军校的校长,杨洪森需要他给中央陆军学院点评一、二。

  麦可阿瑟声称“一支陆军可以缺乏口粮,可以衣住简陋,甚至可以装备破旧,但如缺少训练有素及指挥有方的军官,则在战时注定会被歼灭。胜利与失败的不同,全在于有无干练而有效率的军官队伍。”

  对此杨洪森深表赞同。

  对于麦可阿瑟接管顾问团的工作,杨洪森提出一些要求,老麦应允的同时也提供更多的条件,这让杨洪森大为头痛。

  麦可阿瑟首先要作的就是确立美国军事顾问团的领导地方,他必须要让中国改变观念,让他们知道美国陆军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这使得赫尔维茨等德国顾问的身份变的很尴尬,杨洪森并不打算将他们开掉,在华为杨洪森服务的德国军人着实不少,这此德国人有些直接在近卫军任职,有些则属于技术人员,赫尔维茨甚至充当杨洪森的私人顾问。所以,当迈德尔准备辞职回美国的时候,麦可阿瑟表示了坚决的反对。特里的失败再于无法与迈德尔相处,共同对付德国人。美国政府希望麦可阿瑟这届顾问团能对杨洪森有更大的影响,所以就算未来麦可阿瑟与迈德尔相处不好,那也是美国人民内部矛盾。

  要想有更大的影响,首先就要放宽对华的武器出口,尤其是重武器出口。

  75mm以上的火炮美国只能有限的出口,即便是37至75之间的火炮,也不能完全满足中国的供应。此举一方面是为了不过分刺激日本,另一方面为了压制中国的扩大欲。

  中国陆军75~150mm火炮数量虽然稀少,但是37mm、45mm却装备极为普遍,只是品牌较为驳杂,几乎各个国家的都有。

  中国本土制造的pk37、pk45火炮相当优秀,但仅见于杨洪森的“嫡系”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