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意外之喜
�
“我知道了!”这次,张小牛的眼中没有了迷茫。
两人将重点放在了秀才公张学文家,虽然经过了鞑子的洗掠,剩下的东西不会太多了,但是张天远相信像张学文这样的地主老财家里一定有隐秘的地方用来藏东西,鞑子来去如风,应该不会仔细寻找的,这就是自己的机会。
张天远在后世看到过很多侦探类的电影和小说,更不要说影视剧中抄家的场景更是常见。花了半天时间,居然被张天远发现两个隐秘的地窖,一个里面藏了一千多两白银,一个里面堆满了粮食,足够三十个大汉吃喝一年的了,还是放开肚子吃的那种,另外在藏白银的地窖里,张天远还发现了二十多张地契和房契,都是张学文家的,很多都是靠近运河边的上好的水浇地。
“没想到这个张学文家还有这么多粮食,可他为什么眼睁睁看着乡亲们饿死,也不拿出来救人呢?这样的人真是死了活该。”张小牛愤恨地说道。
“小牛,你要记住,永远都不要等着别人来可怜你,救济你,我们靠得住的只有自己的双手,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取得属于我们的东西。”张天远无法告诉张小牛地主是剥削阶级,农民是被剥削阶级,二者间天然对立的道理,只能直白地告诉他,该怎么去做。
张天远没有将白银和粮食取出,只是将二十多张地契装到了身上,又将两个地窖的入口做了掩饰,这才出了村子向县城赶去。
在张天远想来,县城中的大部分财产都会被鞑子抢走,但是既然在张学文家都能找到隐藏的钱粮,在县城中肯定也会有遗漏的钱财,张天远现在就是要剩着逃出去的官僚、官差没有回来之前,找到这些钱财,并运回张家村,这些可都是自己以后招兵买马的本钱。
回到县城后,已经可以看到街面上有人活动了,但是大部分都是魂不守舍的样子,听到马蹄声,都是惊慌失措的朝巷道里躲避,张天远也来不及管,只是闷头朝县衙府库的地方赶。
如张天远所料,府库中的库银和粮库中的粮食都已经被鞑子劫掠一空,但是张天远并没有放弃,又转头直奔县衙而去。县衙里的桌椅东倒西歪的满地都是,张天远绕过大堂和二堂,直接进入了三堂。明朝县衙的布局一般都是三重院落,第一重为大堂所在,也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县官审案判案的地方;第二重为二堂,是县令会客及众县吏、衙役的办公区域;第三重为三堂,为县令与眷属的内宅正寝,有的地方县丞、主簿也会住在三堂,但是情况比较少见,因为一般县丞和主簿都可以由本县人担任,而且有的县大一些,还会有好几个县丞、主簿,总不可能都住在官衙里吧。青县官衙除了这三重院落外,在最后面还有一个花园,属于县令的私人休闲娱乐场所了。
张天远在第三重院落仔仔细细地搜寻了一个多时辰,还是毫无所得,倒是发现了两个密室,但是都被打开了,看来这鞑子中还是有高手的,要不就是县令临走之前带走了,或者是被衙役们顺走了,张天远估计还是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张天远失望地回到官衙二堂,找了张椅子扶好坐下休息,张小牛也在一边椅子上坐了下来。
“咦,这是什么?”张小牛坐下后一脚垫着了个东西,低头一看却是一枚印章似的东西。
“可能是官衙的印章吧,我看看。”张天远随口答道。
拿过来一看,果然是印章,还是一枚户房的玉质印章,没想到就这么随意地被丢在了地上。
张天远把玩了一会,心想这枚印章要是能够留到后世,也是一件文物了。手里摩挲着印章,张天远忽然想到一件事,赶紧把怀中从张学文家里搜出来的�
“我知道了!”这次,张小牛的眼中没有了迷茫。
两人将重点放在了秀才公张学文家,虽然经过了鞑子的洗掠,剩下的东西不会太多了,但是张天远相信像张学文这样的地主老财家里一定有隐秘的地方用来藏东西,鞑子来去如风,应该不会仔细寻找的,这就是自己的机会。
张天远在后世看到过很多侦探类的电影和小说,更不要说影视剧中抄家的场景更是常见。花了半天时间,居然被张天远发现两个隐秘的地窖,一个里面藏了一千多两白银,一个里面堆满了粮食,足够三十个大汉吃喝一年的了,还是放开肚子吃的那种,另外在藏白银的地窖里,张天远还发现了二十多张地契和房契,都是张学文家的,很多都是靠近运河边的上好的水浇地。
“没想到这个张学文家还有这么多粮食,可他为什么眼睁睁看着乡亲们饿死,也不拿出来救人呢?这样的人真是死了活该。”张小牛愤恨地说道。
“小牛,你要记住,永远都不要等着别人来可怜你,救济你,我们靠得住的只有自己的双手,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取得属于我们的东西。”张天远无法告诉张小牛地主是剥削阶级,农民是被剥削阶级,二者间天然对立的道理,只能直白地告诉他,该怎么去做。
张天远没有将白银和粮食取出,只是将二十多张地契装到了身上,又将两个地窖的入口做了掩饰,这才出了村子向县城赶去。
在张天远想来,县城中的大部分财产都会被鞑子抢走,但是既然在张学文家都能找到隐藏的钱粮,在县城中肯定也会有遗漏的钱财,张天远现在就是要剩着逃出去的官僚、官差没有回来之前,找到这些钱财,并运回张家村,这些可都是自己以后招兵买马的本钱。
回到县城后,已经可以看到街面上有人活动了,但是大部分都是魂不守舍的样子,听到马蹄声,都是惊慌失措的朝巷道里躲避,张天远也来不及管,只是闷头朝县衙府库的地方赶。
如张天远所料,府库中的库银和粮库中的粮食都已经被鞑子劫掠一空,但是张天远并没有放弃,又转头直奔县衙而去。县衙里的桌椅东倒西歪的满地都是,张天远绕过大堂和二堂,直接进入了三堂。明朝县衙的布局一般都是三重院落,第一重为大堂所在,也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县官审案判案的地方;第二重为二堂,是县令会客及众县吏、衙役的办公区域;第三重为三堂,为县令与眷属的内宅正寝,有的地方县丞、主簿也会住在三堂,但是情况比较少见,因为一般县丞和主簿都可以由本县人担任,而且有的县大一些,还会有好几个县丞、主簿,总不可能都住在官衙里吧。青县官衙除了这三重院落外,在最后面还有一个花园,属于县令的私人休闲娱乐场所了。
张天远在第三重院落仔仔细细地搜寻了一个多时辰,还是毫无所得,倒是发现了两个密室,但是都被打开了,看来这鞑子中还是有高手的,要不就是县令临走之前带走了,或者是被衙役们顺走了,张天远估计还是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张天远失望地回到官衙二堂,找了张椅子扶好坐下休息,张小牛也在一边椅子上坐了下来。
“咦,这是什么?”张小牛坐下后一脚垫着了个东西,低头一看却是一枚印章似的东西。
“可能是官衙的印章吧,我看看。”张天远随口答道。
拿过来一看,果然是印章,还是一枚户房的玉质印章,没想到就这么随意地被丢在了地上。
张天远把玩了一会,心想这枚印章要是能够留到后世,也是一件文物了。手里摩挲着印章,张天远忽然想到一件事,赶紧把怀中从张学文家里搜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