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忍受
孩子都生了好几个了,而且有亲戚关系的,更不容易说什么和离之类的话。

  所以,只能是慢慢熬吧,好在她有了儿子了,以后指望着儿子就好了。

  杜榆也觉得可悲,这年头,大部分人都指望着生个儿子来个依靠呢,因为大部分人都知道男人不可靠,与其相信男人会一辈子对你好,还不如早早的生个儿子,到时候什么也不怕了。

  因为男人是随时可以不在乎你,不喜欢你,但是儿子呢,却绝对不会这样,会一辈子对你好的。

  这样才是踏踏实实的保证。

  黄大奶奶说这些话,未尝不是想告诫自己,赶紧生个儿子,以后才是老有所依。

  她是一片好心,如果不是这样,人家犯不着这么苦口婆心的说这么多,完全没有必要啊。

  只是杜榆心里是一点儿也不担心的,她和楚芳菲的情况完全不一样,这其中的事儿,和黄大奶奶也说不清。更不能细说。

  不过明面上还是要领了黄大奶奶的情的,知道她也是一片好心为了自己,杜榆隐晦的表示,自己明白她的意思,并且一定要为之努力的。

  黄大奶奶放心了,她还是真的是为了杜榆着想呢,这年头啊,什么恩爱都是假的,最要紧的是赶紧生儿子,生了儿子,就是丈夫变了心,也不怕啦。

  袁二爷的祖父是五品知府,所以他有资格进入国子监,到太学里面读书,成为杜有忠收下的一个学生。

  只是杜有忠手底下有那么多的学生了,而且太学博士也不止他一个,一共是有六个,所以杜有忠也不可能是在太学盯着袁二爷。

  而且国子监的学子们,都是有权有势的,真正想要安分守己读书的,也不是多数,那些想靠着功名出人头地的,就是在家里没有别的指望的,不然像读几年书,家里就给找了出路了,或者是蒙荫,或者是捐官,或者是直接就承爵了。

  袁二爷到了国子监,很快就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这一下子就如鱼得水,国子监就去的很少了。

  而且花钱如流水。这都已经成了习惯了。

  杜有忠作为姻亲,找这袁二爷说过几次,但是这位袁二爷当面说的很好听,保证是会好好的,但是转眼间,就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而且有一次还喝醉了,当着那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说,杜有忠这个博士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管的太多了。

  “太学里那么多的学子他不管,就管起爷我来了,我也是他能管的?不过是个六品小官,给我祖父提鞋也不配的。以后再啰嗦,我让他好看!”

  人家都是尊师重道,他倒是好,还背后说这当先生的了。

  说人家不过是个六品小官,不如他祖父的五品知府。

  这话不知道最后怎么就传到了杜有忠的耳朵里,杜有忠只不过是不置可否。

  学子们这么多,他要一个个的生气,那真是还没法活了,只是对这位袁二爷也不管了。毕竟真正想要上进的人,也不是他这个德行,最开始说教,也是看在亲戚一场。

  而杜大郎终于考完了会试,从贡院出来,是跟大病了一场一样,简直是累的不行,一回来,就好好的睡了一觉,杜榆和胡鑫看了,觉得事情不大,他们都是经历过这事儿的人,楚芳芷叹道:“以前听祖父说科考尤其的不容易,我亲眼见了,真是觉得就是那么一回事儿。”

  当初杜大郎考举人和秀才的时候她都没有在身边呢,自然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