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兀术操练铁浮屠(2)
�是可以的,至于和议成与不成,就是我们说了算的。”那金太宗沉吟一下,道:“好,就按你说的办吧。”

  过了几天,大宋朝廷之上,满朝文武站在两旁,商议与金战和之事。蔡京启奏道:“皇上,金人的和议书已到。”宋钦宗道:“念。”

  只见蔡京拿出一封要函,念道:“赔款五百万两黄金、五千万两白银、一万头牛马、一万匹绸缎,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镇。和议之人,必须是宋国丞相以及一名亲王。”文武百官听后,满朝愤慨,议论纷纷。宋钦宗想说什么,但欲言又止,犹豫不定。李纲见此情景,启奏道:“皇上,不能答应这些条件啊,金人狼子野心,胃口只会越来越大,与其养肥了金人胃口,不如背水一战,胜负尚未可知。”

  蔡京道:“皇上,我们没有退路了。金人仅以四万人南下,一路锋芒如入无人之境,二十七个州已经被攻陷了。如果不应承金人,汴京能否保住都很难说啊!”李纲急道:“皇上!”

  宋钦宗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争了,道:“好了,朕已经决定和议。若有别的法子,也不会有今天,不如先答应了他们,作韬光养晦之打算吧。”众臣互相看看,不再说话。宋钦宗接着道:“不过,金人这次索要太苛,派哪位丞相去,各位卿家可有说法?”说着,宋钦宗看向蔡京。蔡京忙道:“启禀皇上,国难当头,正是我们做臣子的报效皇上的大好时机,无奈,老臣年事已高……老臣已身患重症,每日上朝,已是寸步难行,老臣只怕还没到了金营,便到了黄泉啊!”说着,便开始剧烈咳嗽。那宋钦宗看他也自无奈,遂将视线抬起,看向大殿顶部。这时,李纲又站出来驳斥蔡京道:“我怎么不知道蔡大人生病之事啊?早不生病,晚不生病,偏偏朝廷用人之际你生病了,不知道是避祸,还是免灾!”蔡京睁眼怒道:“你,你大胆!休在皇上面前胡言乱语!”李纲笑道:“我又没病,怎会胡言乱语!”

  那张邦昌在一旁看着,知道时机到了,赶紧站出来拍蔡京的马屁,向宋钦宗奏道:“皇上,既然李纲李大人如此有担当,不如让李大人去更为合适。”李纲道:“可惜我现在不是丞相了,否则就是做苏武,北上牧羊又如何!”张邦昌遂道:“皇上,李大人多年劳苦功高,可以再封为丞相,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听了张邦昌的话,大家都屏息静气,等着宋钦宗回应。宋钦宗想了一下,缓缓道:“万事大吉,张卿讲得好。不过,李纲为人个性耿直,若是去了,只会吵架。张卿你倒是四面圆滑,多年来勤勤恳恳,朕也不是没有看在眼里,若要说到丞相之人选,非你莫属啊。”

  张邦昌一听,面如死灰,赶紧道:“皇上,臣资历尚浅啊,请皇上三思!”宋钦宗冷冷道:“就这么定了。张邦昌!”张邦昌只好甩袖子正衣襟,道:“臣在!”宋钦宗道:“此行金营,转圜大局,就全看你的了!”张邦昌腿一软,跪在地上,堂堂一品大员,带着哭腔道:“臣领旨。”

  宰相问题解决了,但还有一个问题。宋钦宗又道:“朕今日就问问,亲王中谁愿担此大任,赴归德和议?”朝廷众臣的眼光纷纷落在了几个亲王身上,一个小亲王当时便吓得尿了裤子,大哭起来。宋钦宗挥了挥手,道:“带下去!”管事太监赶紧上前把小亲王抱了下去。

  宋钦宗看了看朝堂下面,悲叹道:“看这朝上的文武百官,你们平日口口声声说什么忠于皇上,报效朝廷,可结果是什么呢?我大宋朝现在危若雷渊,咽似悬剑,正是国家社稷为难之时,用人之际,这满朝文武,竟噤若寒蝉,数十位亲王,就无一人能担此重任吗?我们大宋朝无人啊!”说着,他又把所有的亲王都扫了一眼,但无一人回应,朝堂之上一片尴尬的沉默和安静。

  突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