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船都比没了。

  尤其是龙首上的那四只龙睛上镶嵌的四盏西瓜大小的玻璃绣球灯,内壁嵌四块半弧的西洋镜,镜面冲外,越发将玻璃绣球灯内的灯影逼向外头,远远看去,真如两条活龙游水一般,越发显出其狰狞凛冽栩栩如生的气势来。龙眼镶嵌西洋镜与透明玻璃,乃是为了“画龙点睛”。而龙身上的鳞片却都是彩色琉璃镶嵌拼接而成。体内仍点着数千只灯油小蜡,远远看去,通体的光亮金碧辉煌,炫彩闪耀,直逼云霄,将河水亦染成片片的金红明绿之色。河水浮动时波光粼粼,灯火与水光争辉,让人一时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光。

  二姐儿看得目眩神驰,瞠目结舌。今时今日才明白什么是玻璃世界,珠宝乾坤。旁边陈桡等人亦是大呼小叫,指指点点,桥上看景儿的游人皆交口称赞“真不知道是谁家扎的好花船,竟如此富贵豪奢。”

  正暗暗议论间,只见身旁一个作青衣小帽小厮打扮,肩上驮着个三四岁小女娃的二十来岁的小子指着那龙船开口炫耀道:“我知道,我知道,这是南安王府家扎的花船。那龙眼上的玻璃绣球西洋镜灯和龙身上的琉璃都是我们家老爷亲自挑了送到南安王府上的,断断错不了的。”

  众游人闻听此言,忙上前追问不休。那小子二十来岁,性子跳脱,正是争荣夸耀好卖弄知识的年纪。见桥上之人众星捧月般将他围在中间,一发得了意,口中舌灿生花,忙把他家老爷姓甚名谁,门第何处,如何得了南安王府这桩买卖,又如何精挑细选将那些玻璃琉璃送至南安王府之事,原原本本说了个遍。

  众人这才得知,原来这小厮口内的老爷也并非京中显贵人家。不过是某个大商行内颇得脸的管事罢了。真正接了南安王府这桩大生意的也不是他的老爷,而是那个商行的主家。他家老爷亦不过是帮着主家办差罢了。不过这小子说话虽大,却着实有几分口才,虚虚实实间说了一些京中权贵人家的风流趣事,倒也引得众人细听。

  唯有二姐儿听了这一番话后心神震荡,忙挤上前开口问道:“你可知南安郡王姓甚么?还有你方才说过的东平郡王北静郡王西宁郡王,又姓甚名谁?除此之外呢,你还知道什么?京中还有哪家公侯比较出名的?”

  那小子眼见二姐儿不过四五岁大小,生的如自家小姐一般粉雕玉琢,眉眼精致。心中越发喜欢,忙开口笑应道:“谁不知道自太、祖皇帝登基,统共因功封了四位异姓王。这四位分别是东平郡王穆莳、南安郡王霍焕、西宁郡王金钊和北静郡王水熹。除此之外,京中最为显赫的自然是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几位老国公。诸如宁国府的老国公贾演荣国府的老国公贾源镇国公府……”

  二姐儿只听了这一句,耳内便“嗡”的一声,犹如兜头被人打了一棒子似的,再也听不到旁的。

  那青衣小子肩上驮着的小姑娘眼见二姐儿同她差不多年纪,正是喜好玩伴之时,忙探下身子伸手够向二姐儿。二姐儿仍旧怔怔的。好在陈府跟随的奴婢小厮们眼见二姐儿同那小厮说话,早已顺着人群挤了进来,将二姐儿护在身侧。陈府的主子们也留意到这边的动静,忙走了过来。

  眼见二姐儿呆呆愣愣地立在当地,陈氏柳眉倒竖,满是嗔怒地瞪了那小子一眼。那小子猝不及防,差点儿被陈氏这风情万种的瞪视勾了心魄,忙脸红心跳地垂下头去。

  复抬起头时,陈氏早已拽着二姐儿的手走远了。那小子尤怔怔呆立,怅然若有所失。

  被陈氏拽离人群之后,二姐儿仍旧沉浸在那小厮信息量颇大的话语中回不过神。一并连陈氏的斥责声儿都充耳不闻。满脑子想的都是甚么“四王八公”,甚么“荣宁二府”……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