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260、
�好汉便不再提了。

  对于会所,吴斌也是做了交待的。他最后一次去是在酒店非法拘禁少女事件发生的前半个月左右的事。如果不是被抓的话,他也非常有希望和夏哥一样的登堂入室,去亲吻一次师祖的玉足了。至于联系方式,他根本没有,一切都是他花钱,夏哥经办的。

  到了师祖的玉足时,吴斌再次咧开了嘴。姚海亮从这个家伙的言行上就能判断出,这就是个傻屄,尽管他不断地为自己开脱,自己不是主犯,但每一次大的事件都少不了他的影子,对于这种案子来,光这些已经足够他把牢底坐穿了。

  吴斌的交待也印证了侦查员的调查。在吴斌参与的这段时间里,经他的手共给夏启明输送了近十个人,经侦查员坐实的、长时间非法拘禁的有六名,这还不包括那些在酒店初选淘汰的女孩子。在这六名女孩子中,有五名是中学或职业中专的学生,这些原本天真纯洁的未成年少女,就是被这两个畜生断送了一生。

  即使这些女孩子后来“脱离”了魔掌,但也都不同程度的留下了心理阴影,六个人中有三个家庭举家迁到了外地。如果不是被侦查员们的“真诚”感动,几个家长连门都不愿意开,“津川有魔鬼”,是这些家长们的共同看法。一个家长还好心地劝杜秋萍,,别查了,查了也查不明白,弄不好还得让人家打击报复,那种鬼地方,还是快点离开好……

  …………

  非法拘禁多名未成年少女,多人长时间进行暴力性侵……调查的结果再一次汇报到了政法委记钟哲夫的案头。

  只是半天的时间,报告便返回到了检察院。当姚海亮打开密封的档案袋,发现报告上并没有岳父钟记那熟悉的签名,有的只是一些粗重的条形墨迹。他迅速地找出了报告的副本,一对比,才发现,但凡被岳父钟记勾掉的地方都无一例外地涉及到了一个人——夏启明。

  经过了岳父的“修改”,这份报告更“官方”了一些,更像是对花心大少吴斌个人的控诉状。尽管不完全明白岳父这样做的动机,但姚海亮还是照做了,他把修改后的报告递交了上去,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

  晚上八点,情人岛咖啡厅里,两男两女围在桌子边频频举杯,开怀畅饮。

  “祝贺我们的雨点荣获马萨诸塞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几个人同时举起了酒杯,一饮而尽。这两男两女是市检察院的姚海亮、杜秋萍,私家侦探郑雨和辉。今天的姚海亮是以私人的身份来参加这次聚会的。他从杜秋萍那里得到了消息,表妹郑雨有了大喜事——获得了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的全额奖学金,连签证都下来了,再过两天,雨点便要出国深造了。姚海亮明白,有了这次深造的机会,雨点就不用再干私家侦探,有了海归的名头,她便可以向体制内“回归”了。

  对于雨点和辉两个人的水平,姚海亮是了解的,公正地,两个人没能在司法系统里混上个差事,完全不是水平的问题,而是真正的“生不逢时”。以两个人的专业素质,即使是和那些老刑侦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两个人中,尤其是毕业于公安第一危险专业“缉毒系”的郑雨,让这个无论是身手、还是技术能力都堪称一流的“专家”级人物、流落民间干私家侦探都有些大材用了。但时代就是这么的无情,它在注定了一些人学无所用的同时,也狠狠地嘲笑了我们这个僵化的体制,再有能力的人,如果没有一层光纤的外衣,也不会受到重视,这外来的和尚比本地和尚会念经就是存在的硬道理了。

  为了远赴大洋彼岸去取回真经,郑雨不得不“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