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秘密协议
  海沪南区一处破旧的民房院子内,黄包车夫阿力刚刚)7踏回院中,就听同院在码头做苦力的阿福大喊声,“阿力,你还磨蹭个啥,快,快去领平价米,迟了,被人领完就没了,记住带上你的户籍证件。”

  平价米?阿力一愣,连忙喊道,“喂,阿福,怎么回事?哪里有平价米可领?多少钱?”

  “就在县衙门旁新开设的康民粮行,据说上海一夜之间,新开了十几家康民粮行呢,每石大米只卖6块5毛新币,快点吧!”阿福正在四处寻找着米袋,边找边快速说道。

  “什么?只要6块5~到10块大洋呢!”阿力一惊,连车子也不管了,径直跑过去抓住阿福追问道。“如果米价真的只要65~店,一石就赚三块多,岂不发大财了?”

  “阿力,我唬你干啥!”阿福找到米袋却被阿力缠住,你看把他急得直跺脚,“你放开我呀,听说这康民粮行是华司令开办的呢!对了,粮行只认新币,连银圆都不收!而且需要带上你的户籍证,每人每天最多只能购买二斤大米。”

  “新币?户籍证?我哪有该死的户籍证啊!”阿力急得直跺脚。

  “我不是也没有!”阿福似乎早就料到,快速接口道,“快去警察局临时设立的户籍登记处登记啊,然后就能拿到一个临时证明。至于新币,简单,上海的太平洋银行和许多百货商场都可以兑换。有些小商店都可以兑换,不过价格要贵点。”

  阿福一边说着,一边亮出刚领到的户籍证明,大字不识的他,说起这些专用名词来,那可头头是道,顺溜的紧,相信绝对不止听过一遍。

  阿力迅速丢下阿福,奔回自己的屋子,一边翻箱倒柜,一边大喊道,“娘,你还能起床吗?快把家中的银圆找出来,我拉你去办……办那啥证明!”

  “阿力啊,娘等你很久了。家中的三块大洋和铜钱,我都托阿福帮我换成新币了,阿福那孩子,也是好人啊,你可要记住人家的情啊!”

  谁知阿力的娘早就衣装整齐地坐在床边,看着阿力喃喃道。

  阿力眼睛一红。啥也不说跑过去把老娘抱上黄包车。飞奔去警察局。办理那什么证明。他们年中从外地逃租跑至上海。老娘在街上捡垃圾被一辆洋铁皮车撞伤。从此就躺在床上。行走不便。紧靠做点针线活。挣几个铜钱。

  两人生活主要靠阿力拉黄包车。每个月挣上三四块大洋。糊口度日。原本每石大米六七块。阿力他们辛辛苦苦一个月。省吃俭用。也能勉强生活下去。可这几天不知咋回事。米价就跟着火似地。腾腾腾地往上窜。一个月不到就从原来地6块涨到10。

  虽说这些天上海地有钱人似乎多了起来。每天挣得也多上几分。但阿力地眉头却从未舒展。因为这米价实在是……。就在阿力饿着肚子回来时。听见康民粮行地米价只在六块五新币。你说他如何不激动。立即把家中所有地存款取出来。计划全部换成大米。

  路上人群潮涌。无数地贫民百姓拿着米袋。挑着担子。大家谈论地话题无疑都是大米。康民粮行。提地最多地名字。当然就是华司令。

  来到警察局。这个往日里阿力最不愿来地地方。因为拉到这些大爷们。通常都是白跑。可自从华司令进驻上海。这样地事情就越来越少了。记得一个多月前有名巡警乘车不给钱。还大骂车夫。被路过地便衣廉政啥地瞅着了。当场就把那巡警扣押带走。并从他地口袋掏出一块大洋。还没要找零。直把那孩子乐地几天睡不着觉。

  虽然警察局外人山人海。但秩序井然。根本听不见吵闹声。警察局外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