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安定
��躺,就是躺了半年,染青想尽了办法给她补身子,就是不见好起来。虽知道心病还要心药医,可是丽珠娘心底的那个道德的结,又岂是能轻易解开的。

  至于染青的那个店,倒真的与凌墨合伙开了起来。

  两人拼凑齐了共五百两银子,买了一个现成的酒楼,因为人手都是齐备的,其他的工人可以再招,但厨师却是一时之间很难找到,故而把原厨师给重新聘请了回来。

  原来的酒楼叫“醉仙楼”,凌墨本想沿袭原名,但染青觉得不妥。之前的东家之所以经营不下去,是因为君望城的竞争太过激烈,与醉仙楼同类兴致的酒楼连着过去就有好几家,如果没有任何特色,定然生意走了下坡路。

  染青本不欲开酒楼,这样的店铺经营起来比较繁琐,要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维持。可是她也想不到好的点子,若说再开以前怀城的米铺,虽是冷门,但此地胭脂米都没听说过,也没有京城的豪客多,更主要的是此处无法栽培胭脂米。所以米铺这个点子,在一早就被自己否决了。

  后来她灵思一动,在纸上写下“东来顺”三个字,也就成了他们店铺的招牌了。

  东来顺,听着不算文雅,但意思浅显易懂,无论是商人还是路人,行走在外不都求个顺嘛,事事顺利,万事大吉。

  凌墨事前事后都在忙碌安排,而她则专心在如何经营这家酒楼上。

  她终于觉得自己现代的一些理念可以在此时派上用场了,做菜她没有法子,但是管理的那套程序她却可以效仿。

  首先主在服务。古时女子虽然很少出门,但也有不乏贫寒女子出来做活,所以找几个姿色尚好的服务员,还是不难。这在酒楼中清一色的店小二里,成了一道独特的风采。

  其次是主推菜上,不管是怎样的一家酒楼或餐馆,都要有主推菜,才会吸引顾客。不过这事染青帮不上忙,只能给厨师提些建议,最拿手的菜带上翻新多变的花样,成为新的菜色。

  至于推广,则是让凌墨去做了。毕竟两人分工合作,大家都要有所建树才是。

  东来顺的突然出现,在君望引起了小小的动静,但人们起先会好奇,久而久之也就平淡下来。真正生意兴旺起来,是凌墨不知何时与君望的名门官员走到了一起,时有贵客光顾,也因为他们的带动,每天的人流量开始增多。

  东来顺有两层,底下那层是大厅,楼上则分了包厢和雅座。楼上成了富贵豪绅喜欢选的地方,因为能够突显身份和地位,且享受温馨环境。

  尤其是雅座,每一个等于是独立的包厢,用竹排隔开,坐在窗边的还可以望楼下的风景。

  按部就班,井井有条,一切都往好的方向而走,染青也再不用为生活所愁。但就这一过渡,也是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所以,凡事都有起伏,不是光有一颗玲珑心,就能顺风顺路的。

  这一年里,最值得染青高兴的是,丽珠娘的身体慢慢的康复了,从躺着到能坐起,再到能下床,她明白了一件事:安定。

  不是所有人都像她那样心界开阔,畅想漂游在江河山川四处,像丽珠和香儿,她们都需要安定的生活,尤其在得了自由后,安定是她们唯一所求。

  而这一年,她最要感谢的则是凌墨。她不知道凌墨是否看出自己男装打扮,但是他待她如亲兄弟一般,不止是东来顺的崛起,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真的就像一个大哥一般,把她们照顾的妥帖。

  她想,认识凌墨,或许是她此生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