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开天辟地(三)
��个时代。现在有了这个帮手,那能够节省很多事情。而那些技术人员根本不会理会这些,他们只要负责好技术就行了。至于管理还有和政府交涉,那就是让两位领导去管理好了。

  而陈宇看着这片辽阳的地方,嘴里露出了微笑。

  “臣督办,你为什么要在这里进行开创工业区呢?这里这块地方,简直是关系复杂。这里已经是涉及了几个地方的官府,十分难以管理。如果要在这里做事,恐怕要打点官府非常复杂啊!”袁乃宽说道。

  袁乃宽也不知道陈宇到底在想什么,因为这里已经其实是几个县的交界地方,甚至是一个几个州府等级的机构的交界。这种地方最麻烦,一旦出了什么问题,地方官府会互相推诿,踢皮球。而一旦有了好处,那都会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蜂拥而至。而平常只要打点好一个官府就行了,可是在这里几个地方交接的地盘,如果想要办事,恐怕打点官府的钱都要花好几份,这个简直就是在增加成本。

  虽然他们也是袁世凯的人,可是袁世凯毕竟是人在天边,远远帮不到自己。所以,他们既然来到了这里“闯关东”,那很多情况下都要靠自己了。袁世凯只能够在必要时候说话,而且这个还不能够常用。袁世凯的老脸可不是后来的大总统,能够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袁世凯还是一个普通的官员,虽然他能够帮助自己说话,可是这种人情用一次就少一次了,所以能够不要请动袁世凯也最好不要去请。所以,应该花钱的地方也还是要花钱。袁乃宽看着陈宇,他不像是一个脑袋愚笨的人,怎么偏偏选择了这个倒霉地方开创自己的事业呢?

  陈宇有些笑而不语,指着远处一座大山,说:“袁帮办,你说那座山像是什么?”

  袁乃宽不知道陈宇这个答非所问是什么意思,不过他还是回答:“这座山像是一个马鞍!”

  “就是这座像是马鞍一样的山,我们姑且把他称之为鞍山好了。我相信,用不了十年,这座鞍山将会名震天下!”陈宇说道。

  也许这个时代的人根本不知道,这座像是马鞍一样的山意味着什么。可是如果是后世一个普通百姓都知道,在东北,有一座城市叫做鞍山市。鞍山市可是号称中华的钢都,拥有铁矿储量一百亿吨。这个还是探明储量,说不定还有不少没有探明的。

  而鞍山也是中国工业基地之一,而鞍山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之一。而东北地区资源丰富,而且人口也越来越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闯关东,东北的人口已经越来越多了,不愁没有工人用。而且这些闯关东的人,大多数都是和那些能够漂洋过海的洋人一样,十分有魄力。他们有冒险精神,如果自己拿出合适的条件,不是不能够把他们转化为工人的。

  虽然在清末,鞍山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行政规划,他只是一个在几个地方的结合部。虽然在这种结合部的创业,也许会存在多头管理,或者是什么别的造成成本增加的原因。可是陈宇不怕,陈宇必要的时候可以让自己手下的洋人出面。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因为想要避免官府的敲诈勒索还有多重的问题,必须要借用势力。可是在这个地方,袁世凯的面子其实也不太给力的,所以只能够靠洋人来说话了。而即使这里的满人亲贵,也不敢把洋人怎么样。

  “陈宇督办,既然你要在这里开工,我也不会拦着你!可是,我们这么做会不会为别人做嫁衣呢?这里可是东北,北方有老毛子,南方有倭寇。这两个都不是什么好惹的,你怎么能够保证他们不会动心呢?如果他们反应过来,我们恐怕就麻烦了啊!”袁乃宽无奈的说。

  陈宇却微笑说:“不怕!我们只要速度快,一两年内能够达到和小鬼子持平,五年之内就能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