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担心。”
钰扬全不害怕,笑道:“怎么没有,我亲了她一下。”见姑姑并非像外界传说的那样一身缟素,想来传闻也是她故意放出去给皇帝示威听的。
宁筠扶额闭眼。果然长公主一听,怔了怔,含泪怒道:“你知道她是谁?”
“刚知道,您和崔驸马的女儿,才从民间找回来。”钰扬道:“您有所不知,我在璟王府时候已经定下她了,所以不管她是谁,我都没道理放手。”
他倒是实在,宁筠朝他使眼色让他闭嘴,钰扬却不管,只继续道:“您别怪我贸然闯入,我也是担心她,我一片真心,还望姑姑成全。”
长公主闻言,更多的是恨意:“这件事没可能,她岂会嫁给杀父仇人的儿子。”
钰扬觉得姑姑不讲道理,崔驸马是自己找死,怎么能怨恨皇帝,皱了皱眉毛,但马上又换上笑容:“那如果我能帮助宁筠渡过眼前的难关,叫父皇赦免承认她,叫你们正大光明的团聚。作为报答,姑姑您将她嫁给我如何?”
长公主知道皇帝最宠爱瑞王,这件事有他求情,说不定有转机:“你怎么帮?说你要娶宁筠?不是把宁筠推向火坑么。”
“我当然不会那么蠢。您只要答应,我让你们母女团聚,保住宁筠后,直到父皇答应让我纳她为妃前,允许我们私下见面,以解相思之苦即可。”钰扬说这话的时候,朝宁筠笑眯眯的眨眨眼。长公主发觉,立即挡在女儿脑袋前,隔断他的视线。
长公主默然不语,似乎在考虑这个代价。
“姑姑,难道您要这么和父皇执拗下去?他老人家您也了解,会这么容易向您妥协么。”
长公主蹙眉,回身看了看宁筠,咬齿道:“你先做到再说。如果你真能做到……我就同意你们的婚事。”
“有您这句话,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事不宜迟,我这就进宫。”钰扬朝被长公主护在身后的宁筠笑了笑,用口型道,等我。宁筠却只担心,满面愁色,笑不出来。
屋外的大雨歇了,只滴着细细碎碎的毛毛雨,钰扬睇了眼宁筠,拜别姑姑,进宫去了。
——
天下无不偏心的父母,只区别于偏心多少。钰扬很幸运,他属于被父皇偏袒的那一个。他知道,所以也小心维护这份疼爱。
父皇吩咐的政务要放在第一位,纵然知道宁筠被从畅泉庵带走,依然等到政事处置完毕才离开洛州,回到京城复命。
因早有密使回京向皇帝禀告了具体事务,钰扬此次被召见,只需做案情最后的结述。皇帝最近鲜有顺心事,见瑞王处置得当,既然惩罚了贪官又没让朝廷丧失颜面,才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
“朕就知道你能办好,没有委派错人。”
谈完政事,可以谈宁筠的事了。钰扬想了想找个话题切入:“父皇,儿臣在洛州得了一匹良马,当做是上次马球输了赔礼,刚才送到大长公主府上去,却得知……姑姑领了女子回来,称是她自己的女儿爱护有加。儿臣觉得此事蹊跷,应该派人好好查一番。”
提到此事,皇帝脸色复又阴沉:“朕召见过大理寺负责此事的官员,已证实这件事是真的了,不用再查了。”
“您可召见过姑姑,她如何说?”
“朕召见过了,她抗旨不尊,拒不进宫!”皇帝面色愠怒:“当初命她掐死那个孽障,或许朕是有过分的地方,但十几年过去了,朕已经原谅她�
钰扬全不害怕,笑道:“怎么没有,我亲了她一下。”见姑姑并非像外界传说的那样一身缟素,想来传闻也是她故意放出去给皇帝示威听的。
宁筠扶额闭眼。果然长公主一听,怔了怔,含泪怒道:“你知道她是谁?”
“刚知道,您和崔驸马的女儿,才从民间找回来。”钰扬道:“您有所不知,我在璟王府时候已经定下她了,所以不管她是谁,我都没道理放手。”
他倒是实在,宁筠朝他使眼色让他闭嘴,钰扬却不管,只继续道:“您别怪我贸然闯入,我也是担心她,我一片真心,还望姑姑成全。”
长公主闻言,更多的是恨意:“这件事没可能,她岂会嫁给杀父仇人的儿子。”
钰扬觉得姑姑不讲道理,崔驸马是自己找死,怎么能怨恨皇帝,皱了皱眉毛,但马上又换上笑容:“那如果我能帮助宁筠渡过眼前的难关,叫父皇赦免承认她,叫你们正大光明的团聚。作为报答,姑姑您将她嫁给我如何?”
长公主知道皇帝最宠爱瑞王,这件事有他求情,说不定有转机:“你怎么帮?说你要娶宁筠?不是把宁筠推向火坑么。”
“我当然不会那么蠢。您只要答应,我让你们母女团聚,保住宁筠后,直到父皇答应让我纳她为妃前,允许我们私下见面,以解相思之苦即可。”钰扬说这话的时候,朝宁筠笑眯眯的眨眨眼。长公主发觉,立即挡在女儿脑袋前,隔断他的视线。
长公主默然不语,似乎在考虑这个代价。
“姑姑,难道您要这么和父皇执拗下去?他老人家您也了解,会这么容易向您妥协么。”
长公主蹙眉,回身看了看宁筠,咬齿道:“你先做到再说。如果你真能做到……我就同意你们的婚事。”
“有您这句话,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事不宜迟,我这就进宫。”钰扬朝被长公主护在身后的宁筠笑了笑,用口型道,等我。宁筠却只担心,满面愁色,笑不出来。
屋外的大雨歇了,只滴着细细碎碎的毛毛雨,钰扬睇了眼宁筠,拜别姑姑,进宫去了。
——
天下无不偏心的父母,只区别于偏心多少。钰扬很幸运,他属于被父皇偏袒的那一个。他知道,所以也小心维护这份疼爱。
父皇吩咐的政务要放在第一位,纵然知道宁筠被从畅泉庵带走,依然等到政事处置完毕才离开洛州,回到京城复命。
因早有密使回京向皇帝禀告了具体事务,钰扬此次被召见,只需做案情最后的结述。皇帝最近鲜有顺心事,见瑞王处置得当,既然惩罚了贪官又没让朝廷丧失颜面,才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
“朕就知道你能办好,没有委派错人。”
谈完政事,可以谈宁筠的事了。钰扬想了想找个话题切入:“父皇,儿臣在洛州得了一匹良马,当做是上次马球输了赔礼,刚才送到大长公主府上去,却得知……姑姑领了女子回来,称是她自己的女儿爱护有加。儿臣觉得此事蹊跷,应该派人好好查一番。”
提到此事,皇帝脸色复又阴沉:“朕召见过大理寺负责此事的官员,已证实这件事是真的了,不用再查了。”
“您可召见过姑姑,她如何说?”
“朕召见过了,她抗旨不尊,拒不进宫!”皇帝面色愠怒:“当初命她掐死那个孽障,或许朕是有过分的地方,但十几年过去了,朕已经原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