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 江陵乱
子杨曳似乎是被救出,但朝廷并未公开此事。”孙合谨慎地说,因为这消息不是从正规渠道得来,而是从江都的眼线那里得知。苏廷夏领兵在外,到底还是有一些人为他卖命,朝廷也会有人跟这路人马通风报信。

  苏廷夏笑了笑道:“既然是小道消息,不足为信。就算南王世子出现又如何?这江陵城又非南王府治下,人来也对我们无所用处,做好自己的事情便罢了。”

  “末将领兵。”孙合行礼道。

  苏廷夏摆摆手,示意让孙合退出帐外,等人走了,他才把之前演算过无数次的地形图拿出来,自己一个人打量着。

  这些天在江陵城下,苏廷夏需要做的事情不多,也就是每日需要巡查军营,再是督促修建一些攻城的工事,这些也都是象征性的,因为只要攻城,城内守军随时都会投降,可能连攻都不要攻。就算这样,江陵城被困将近两个月,城内的状况也非常不好,军民近乎都已经没有活路。

  苏廷夏做的最多的,是看着地形图来盘算韩健的出兵计划。

  作为魏朝大将军,苏廷夏竟然对韩健的出兵详细计划一无所知,这是令他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到目前为止,韩健只是派他领兵南下,驻扎在江陵城,从江陵城渡江而下,那是楚地,距离南朝的都城金陵太远,这一路打过去,山长水远的必然要消耗不少的国力,与魏朝现如今最好是速战速决的大方针相违背。

  在苏廷夏想来,若韩健计划中的主攻点不在楚地的话,那必然是在别的地方,这地方应该靠近金陵城,思想想去只有从扬州南下最为合适。但扬州城内却有司马藉作为江北军务总领,韩健从一开始就有意要绕过扬州交战,不想与司马藉正面为敌。

  韩健花了这么大的心思,让所有人都觉得现在北朝南下势在必行,兵马都已经集结完毕,战争一直不开始,怎么也是说不过去的。现在朱同敬的人马和南朝朝廷的兵马,正在往江赣一代集结,其实就好像是调虎离山之计,这应该是韩健准备在齐朝后方展开一场战争的信号。

  但到底,苏廷夏也没把思路理清楚,这场战争的突破口在何处。

  当晚军营中一切如常。只是下了一些小雨,很多火把被熄灭,军营中的光线不太好。越是这种时候,越容易被乱军偷袭营地。

  苏廷夏加紧安排了巡防的兵马到营地外巡查。同时在营地里准备了防止袭营的人手,只要有人敢来,必然会铩羽而归。其实以苏廷夏对如今江陵城周边形势的了解,这时候别说是正规军,就连百姓都逃的干净。南朝在江北只剩下孤零零一座江陵城,以城内闭门不出的架势,想来袭营近乎是不可能的。

  但苏廷夏却也在防备南朝临江王朱同敬人马突然杀来,对他来说,先要面对的大敌就是朱同敬,这人能在南朝立处,而且在政治变乱惠王当政后仍旧屹立不倒,除了其有人脉和手段之外,其治军水平也是重要原因。曾经作为南朝上师的朱同敬,在出谋划策上也有很多诡道兵策。一条大江看起来是不能阻隔朱同敬北上的步伐。

  但最后朱同敬会不会来还是个问题,从苏廷夏分析的情况看,就算朱同敬有援救江陵为江陵解困的能力,他也不敢轻易冒进,主要是朱同敬现在的大后方是在江赣,一旦江赣为南朝朝廷所占,那朱同敬讲彻底没有退路。

  当晚在夜风细雨中,朱同敬的中军大帐内一直有灯火,到夜半时,有将领来通禀。说是在营地之外发现小股的贼军,孙合作为当晚巡逻兵马的主将,正带兵在围剿。

  苏廷夏点头表示知道,随即将来通禀的将领屏退。对于小股的兵马,他还没放在眼里,这些小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