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又逢春,林如海续弦
�外祖母家里,外祖母对她的疼爱和宝玉细致入微的照顾,叫黛玉感觉很温暖很安全。可是外祖母家不是只有对她好的人,寄人篱下的敏感叫黛玉知道了自己的依靠还是父亲。

  当她再次回家,黛玉和林如海的父女关系更加亲密了。林如海半生只有一个女儿,她离开自己几年又回到身边,他对着女儿越发疼爱。黛玉跟着父亲身边自然是万事如意,整个家里她说什么就是什么。父女两个相依为命,忽然冒出来个后妈。黛玉当然是有些不舒服了。她在贾家那几年,看着邢夫人对贾琏和迎春的态度,越发的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心了。万一她遇见个冷漠的后母怎么办呢?

  宝钗微微一笑,示意黛玉安心:“妹妹别担心,安慰夏姑姑我是见过的,在太后身边服侍多年,最是和气的人。与人相处之道不外乎是情理两个字,真心换真心。夏姑姑可是个个可怜的人,小小年纪进宫来,不得见家人。等着好容易出去了,爹娘也不在了。跟着兄长虽然日子也还算是能过的,奈何她嫂子也不是个省事的。太后能后亲自出面,可见夏姑姑确实是个难得的好人了。这个宫里光是女官就成千上百的,可不是谁都能有这样的脸面。妹妹是个明白人,何必做这个杞人忧天呢?”宝钗先给黛玉吃了定心丸,告诉她后妈也不全是面露凶光的人,而且这位夏姑姑正在人生艰难的时刻,她身后还有个大靠山,和她搞好关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黛玉是个聪明的人,她脸上的担心之色少了不少,忙着对宝钗一福身:“多谢姐姐的教导,我若是有你这样的亲姐姐就好了。”

  宝钗微微一笑,伸手给黛玉拢上散下来的碎发:“你还是个贫嘴的样子,你一来二去年纪大了,还跟着孩子似地。好些事情也该上心了。夏姑姑久在宫闱,在人情世故上通透的很,你也该多学着些。”宝钗提点一下黛玉,贾家对着林如海续弦绝对不会是无动于衷,黛玉将来的命运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黛玉听着宝钗的话,低着头想了半日,她拉着宝钗的手:“到底是我的好姐姐,姐姐可真是我的贵人了。姐姐在这里如何,可是有什么话要跟姨妈说的?”

  “多谢你想着,我在这里很好,太后对底下人很是宽和。你若是能见着我妈妈,就说我一切都好,叫她不要惦记我,在家好生的养身体也就是了。”宝钗叫黛玉给薛姨妈带话,说自己一切安好。

  等着宝钗带着黛玉回去,正好林如海也来谢恩了,太后看着林如海很是满意,赏赐了父女两个人不少的东西,嘱咐了一些话。林如海忙着磕头谢恩,对于这门婚事他没有反对的权利,只能接受。

  林如海带着女儿走了,太后和身边的人商量着如何给夏姑姑添妆的事情。等着晚上,伺候着太后休息了,宝钗悄悄地熄灭了帐子里面的灯烛悄悄地退出去。太后闭着眼躺在床上低声的叫:“宝丫头且站一站,陪着我说说话。”

  太后的寝宫很安静,月光从窗子里面照进来。宝钗坐在太后床边一个蒲团上,“林如海家的千金我看着还不错,人长得标致,也聪明乖巧。她对着这件事是什么意思?”太后闭着眼睛,缓缓地说着。

  “太后真是把夏姑姑当成了亲生女儿了,这是担心夏姑姑嫁过去和前面的儿女相处不来。太后好眼力,林姑娘性子聪慧,心思单纯。今天在花园里面,她刚开始还是有些担心,我开导了她一会也就好了。人心换人心,夏姑姑是个厚道人,奴婢想着她们两个一定能想出好的。”宝钗缓缓地报告着自己得来的消息。

  “嗯,你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是个心软的,她从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我了,如今她蹉跎了岁月,我岂能不管了。当初她说要留下来伺候我一辈子,我岂能因为自己就耽误了她。紫竹还跟着我说你是个可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