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上京城,岂能尽如人意
�我出去做生意,得了个秀才的称号也好听些。没准哪一天我捐个官做做,在官场上也好跟着人家叙同年啊!”

  “妈妈不是看轻你,实在没想着你还能说出来这样的话。你总算是长大了,知道上劲了。你父亲在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说着薛姨妈要去佛前烧香。倒是把薛蟠给闹的无话可说了,半天才憋出来一句话:“原来我竟然是做个十几年的糊涂人了。我以前犯浑,今后一定改正,再也不能叫妈妈和妹妹跟着操心了。”说着木母子两个伤心地痛哭一番。自那以后薛姨妈心里安慰,一家人越发的和和美美了。

  薛蟠说风就是雨的,忙着要读书进学去!宝钗和薛姨妈不指望着薛蟠能真的进学,不过他肯上进还是好的,也不打搅他用功。母女两个悄悄地收拾着东西,预备着进京城的事情。薛姨妈道:“咱们还是要回来的,好些东西就不要全带着了。只拿着些要用的东西。家里的人也不用全跟着一起去京城。叫靠得住的几个家人留下来看房子。你看如何?”

  宝钗更不愿意在京城久待,当然是同意的:“我这个样子的,去了也是给人家垫底子的。咱们就当着是走亲亲罢了。只是妈妈上年级的人了,还有咱们家可不是落难了,才要去京城的,若是太省事了,叫人看着心里怎么想呢?面子上的东西还是要的。眼看着妈妈身边除了同喜同贵,又多了香菱。三个丫头不好听要加上一个才好呢。还有家用的器具,也该是带上的,省的到时候用起来不顺手,在京城一时难找。”

  薛姨妈点点头:“你说的很对,为却是糊涂了。只是你身边的丫头也该加上一个。外面买来的你不喜欢,家里的小丫头里面提拔一个上来也使得。”

  这里薛家忙着起身,宝钗把金陵这里管着账房的女儿提升上来做了自己身边的大丫头,因为前头有个莺儿了,她又姓柳,按着柳浪闻莺的典故,叫做碧柳。薛姨妈身边把做针线好的一个丫头叫芳草的提升上来做了身边的大丫头。几位请来教习宝钗规矩的女先生,有些要回家,就给了丰厚的银子,礼送回家。两个专门教给宝钗针线女红的绣娘不愿走,也就跟着了。

  薛蟠倒是真的争气了,每天除了出去看管铺面生意,还要回去读书,乡试之后,,薛姨妈和宝钗想着他不能中,也就劝了一些话,薛蟠也没把这些放在心上,忙着收拾东西启程上京。谁知这天发榜,薛家竟然没有一个人想着去看榜单,等着报喜的涌上门才知道原来薛蟠竟然是真的中了秀才了。虽然名次靠后,毕竟是中了。薛姨妈欢喜的不知要做什么了。

  薛蟠也是傻呆呆的,只是傻傻的坐着不动。一时间报喜的人不断的涌进来,幸亏宝钗还能自持,叫人散赏钱,催着薛蟠出去叙同年,拜座师。一时间真是乱上加乱,好在宝钗在一边帮着母亲料理,一切都还算是顺利。

  热闹之后,就是新年,薛家选定了日期,过年便要上京了。年下亲戚们互相走动,薛姨妈说了要上京城的打算,摆脱了族里亲近的人看管。大家看着薛蟠长进了,自然是上来应承的。京城的王家和贾家各有消息,只是王子腾升了外省大员,要择日上任,只怕薛家到了京城就不能见了。宝钗听着这个消息暗自叹息一声,薛姨妈虽然小有遗憾,但是也还罢了。一时间互相的请客吃酒,又要践行。虽然热闹也不过是一些人情话。

  转过年底就是开春,薛蟠带着母亲妹子,家人奴仆,五六条大船浩浩荡荡的向着京城而去。

  一路上很是安静,等着薛家的船刚到了码头,就有贾家的人来接了,宝钗虽然对着贾家很是腻歪,但是也只能坐着轿子,向着荣国府的方向而去。她悄悄地看着轿子外面的市井,果然是比金陵城热闹繁华。一会功夫,转进了荣宁街上,早有哨探消息的小厮们赶着回去报信了。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