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九把火
本宣科的念了起来,面无表情的从第一条逐字逐句的念到了最后一条。

  反观在场的百姓,脸色一个比一个黑,若非袭击官差是犯法要被刻字充军的话,怕这几个衙役都很难活到明天。此刻的老百姓早已没了刚才那般期待第三天政策,对身边的几个读书人也是吹胡子瞪眼。

  “官爷,县令大人有言在先,免除鄄城今年赋税,为何出尔反尔,反倒多了这般苛捐杂税?”

  “官爷,我们要见县令大人?”

  “官爷,?”

  面对群情激奋的百姓,守在公告牌边的衙役们顿时觉得压力山大,不过还好百姓们总算保持着冷静,没有直接动手。

  “各位乡亲父老、老少爷们,此告示并非出自县令大人,而是濮州知府新派来的三位大人的意思,只是为了让大伙日后生活的更好,赚更多的银两,让鄄城出更多的大官。”

  衙役们话还没有说完,便被群情激奋的百姓们打断:“为了百姓好,那为什么条条政策都要收税,早知如此我等还不如在老家过日子,何必千辛万苦来此。”

  “就是就是,县令大人已经许诺免税一年,为什么出尔反尔?”

  “我们要见县令大人?”

  “对,我们要见县令大人,我们要一个公道。”

  “大伙静一静、静一静,此事县令大人尚未知晓,我等直接奉三位大人之令贴下公告。待我等且将此事禀报县令大人,再做处置,明日必定给各位一个解释?”

  不得不说,武大郎在鄄城任职期间,在鄄城的信用度还真不错,连带着衙役们的保证都有些可靠,百姓听闻之后便立刻散去,打算明日一早前去衙门,看看县令大人如何处置,之后再做打算也不迟。

  至于在场的书生们,则对这份公文告示有些心动,毕竟能凸显他们地位存在的,只是这公告典型的损人不利己,刚才那行为已经惹得百姓反感。

  至于书生们为何这般,最主要武大郎去年弄了什么乱七八糟的学院,还招了不少贫穷百姓家的孩子,虽然搞得一事无成惨淡收场,但对于读书人的地位是个不小的挑战。

  毕竟自古就有士农工商之分,何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让一群泥腿子进入私塾,不是对孔圣人的大不敬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