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过关
��大郎去试试。

  这情况武大郎在眼中,记在心里,今个儿不把你的‘以文会友’倒个稀巴烂,我今还真不回去了。

  “老丈请摊联?”武大郎想到就做,出出风头气死老头子。

  “小哥不自己选联?”老人家被武大郎这气势吓住了,不禁开嘴问道。

  “那倒不是,主要是老丈你刚才把联收了起来,太高我够不着,一张张过去麻烦,还是随意选一张就好了。”武大郎诚实的回道,说着踮起脚用手勾勾。

  滑稽的动作搞笑的表情让台下众人忍俊不禁,都没憋住,一个个捧腹大笑,唯有台上的老人家将本来伸出的手收回,几步走到另外一张对联处。

  “哈哈,那小矮子真逗。”

  “笑死人了。”

  “我还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那小个子好像很有把握啊。”

  “小哥,仔细了:月照纱窗,竹格孔明竹格亮。”老人家将手中的对联拉下,对着武大郎说道。

  “‘竹格’谐音‘诸葛’,即诸葛孔明诸葛亮之意。我这下联虽不是很工整,但亦不差,符合真定县:‘日透天门,紫龙长衫罩紫龙’。”武大郎略作分析,就将自己的下联说了出来。

  “好,我们就是赵子龙的故乡。”

  “‘子龙’对‘紫龙’,好,好得很。”

  “你们台上的小个子,像不像前几天在赵云庙作诗的人啊,怎么越越像啊。”

  “咦,说的好像有点道理啊,好像就是那个念诗的人,那身材还真像,都那么矮,我还以为是幼年才子呢。”

  “屁的幼年才子,有那么好的才华,早就名动四方了。”

  台下的众人听到武大郎念的对联,不由想起了在赵云庙念诗的人,那样矮小的身材犹如夜里的萤火虫,想让人忘记都不可能,何况武大郎对联里的‘常山赵子龙’的提醒。

  “小哥虽好才情,但对联如小哥自己说的不够工整,诸葛乃复姓,而赵子龙是单姓,那就只能请小哥下台了。”老人家笑呵呵的借着武大郎自己的话回道,心里想着总算把这个瘟神赶走了。

  “老丈别急,有人规定只能对一个对子吗?”武大郎越老人家那笑咪嘻嘻的老脸就越不舒服,打定主意和他扛上了。

  “这,虽然没有说明,但老朽现在就说一下,只能对一副对联,这次破例再让对一副。”老人家刚才的笑脸顿时拉了下来,补充说道。

  “小哥,请这一联:鸟居笼中,望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老人家还是将最难的对联拿了出来。

  “老丈,你有必要竟最难的两联拿出来吗,诸葛孔明、张飞、关羽都是三国名人,又同时将笼中鸟儿的习惯描绘的栩栩如生,难啊。”武大郎彻底服了老头子了,这么欺负自己。

  “小哥不是说让我老人家动手挑的嘛,答不出来只能算小哥自己认输了。”老人家着武大郎邹眉思索的样子,忍不住笑呵呵的说道。

  “老人家别高兴地太早了,我就对:鱼离水面,至半山,滚东坡,如何少游,如何。亦王安石、苏东坡、秦观秦少游三位文人比古人,丝毫不差吧。”武大郎一转刚才邹眉的神态,阴阳怪气的对着老人家说道。

  “鸟居笼中,望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

  鱼离水面,至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