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激战七月
r />
  这类临时的战前改编也是有风险的,因为不是所有步兵都接受过步坦训练。所以这段时间龚楚他们放弃了大规模进攻,采用边试探,边组训的办法,磨合几个混成机步师。“都已经好了,大家还轮换进行过几次合成演练,随时可以开始。”

  龚楚的求战目光中,科斯塔奈战役打响。事后,军事专家们将突出部战役,科斯塔奈战役和后来的库尔干秋明战役并为三大突击战役。正是三次突击战役,彻底瓦解了苏军在1941年发起的大反攻,还帮助中亚盟军首次杀入欧亚分界线,夺取了战争的主动权。

  中午12点整,轰炸机率先打响进军欧亚分界线的科斯塔奈战役。经过之前的多次试探,空军放弃了重型炸弹,全部采用密集杀伤的集束炸弹。在三小时的轰炸中,总计投下一万余枚集束炸弹。随后,1200门身管火炮接管了压制工作,炮兵们挥汗如雨,将炮弹洒向苏军阵地。

  面对中亚盟军的凶猛压制,向来以大炮兵战术出名的苏军却离奇的只投入寥寥几百门火炮实施反击,虽然随后赶来的攻击机群很快就将这些火炮阵地摧毁,但在卢金刻意的隐藏下,还是有大量炮兵幸存下来。

  科斯塔奈打响的同时,战役另一头的李玉国也掀起总攻大潮。616辆坦克的掩护下,南线集团军很快就攻占苏军的一线阵地。但在打通高原缺口的战斗中。却遭到苏军第5集团军的拼死防守。由于该地区全是森林和高地,部队需要仰攻。所以损失很大,经过两天拉锯始终没能突破的李玉国不得不暂停攻击,掉头先解决基尔波诺斯的主力。

  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的摧毁效果,一直到7月16日清晨4点,刘明诏才投入地面部队。在778辆坦克、467辆装甲车的掩护下,中央集团军的8个混成机步师和10个步兵师开始压缩包围圈。“满洲虎恐慌”暴露出苏军装甲力量的薄弱,同时也促进了反坦克战术的研究。虽然拥有压倒性的装甲优势,但卢金不愧是苏军中的头号防御战大师。在他的巧妙部署下,苏军利用反坦克散兵坑、堑壕和筑垒地域结合的战术顽强抵抗。同时,他在惊叹对手空中运输能力的同时,也知道重型装备空运的局限性,更清楚轰炸机对炮兵的威胁,所以充分发挥五比一的火炮数量优势,故意将自己的火炮集群分开使用。而且每次只投入一小部分,这样即使遭中国空军摧毁也不会伤到根本。但即使只投入一小部分,苏军炮兵力量依然让刘明诏深感头疼,很多部队刚占领某个阵地,就被突然出现的苏军炮火的覆盖打击,死伤惨重。尤其是夜间战斗,密密麻麻散兵坑和炮兵火力,让进攻部队寸步难行。

  不仅如此,随着战术轰炸机的反复出动,前线几个野战机场也陷入饱和。即使有庞大的运输机群。运输机也从最高峰的每日900架次骤降至500架次,向前线空运弹药和装备的数量被缩减一半。但不利条件并没动摇刘明诏强攻科斯塔奈的决心。他利用装甲优势,反复进行浅层冲击战术。这是一种新的装甲战术,简单说就像削苹果一样,让装甲部队进行浅层穿插,包围一段后投入步兵实施歼灭,反复如此杀伤敌人有生力量。

  新战术让卢金深感压力,不得不多次动用预备队弥补被敌人装甲集群‘削空’的外层漏洞,致使短短三天就付出五万人死伤的代价。而且他手里的炮兵也不是无限的,即使每次只动用一部分,还是在中国空军的打击下不断被削弱。“必须撤退!不解决运输机,我们对面的敌人就每天在增强!你们看,他们每次都把坦克用在外围,就是想消耗我们的兵力。”弗拉索夫沮丧地摇着头。从东哈萨克死里逃生后,他就率领残部被编入西伯利亚方面军。他的24集团军经过一年补充,已经拥有一个坦克军和两个步兵军,是西伯利亚方面军的主力。“我们守不住这里的,更不应该将宝贵部队白白牺牲在这里。趁敌人还没有包围西面,应该立刻向外乌拉尔高原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