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的磷光
/>   他已经完全没有闪避招架还击的余力,削铁如泥的刀锋在一瞬间就可以割下他的头颅。

  只有刀光一闪,没有鲜血溅出。

  这一刀是用刀背下去的。

  然后他就走;既没有回头、也没有再看司马超群一眼。

  司马忍不住嘶声问,“你为什么不杀我?”

  卓东来还是没有回头,只淡淡的:“因为现在你已经是个死人。”

  《英雄无泪》痛快淋漓,一招,只一招,就可以决定胜负。

  金庸笔下的人物也极爱酒,《天龙八部》中的第一英雄萧峰,与段誉义结金兰是源于一场赌酒,血战聚贤庄,马踏少林寺无不是借酒助兴。这酒烧起的是英雄赤胆,醉卧沙场,快意恩仇。

  但古龙人物动手前是绝不沾酒的,西门吹雪杀人前,甚至要斋戒,沐浴,换上一袭如雪的白衣。古龙认为,高手相争,靠的是冷静与智慧,速度与机智,喝酒的人力气或许会大些,但反应一定会慢,而高手相争,一招可判输赢,慢,就是死。

  这正和他的习惯有关——平日手不离杯,但写作时决不喝酒。他中人物喝酒的时候,也就是古龙自己醉酒的时候——漫漫长夜,一樽酒,对抗寂寞,打发无尽的孤独。

  林清玄:“含蓄的人,也许他的生活一直是平淡的,要喝了酒后,血液才沸腾起来。狂放的人不必喝酒,血液就已经沸腾。我们一趋近,他全身就是热气,这种热气非关酒色。而是本质。没有这种本质的人,以为那就是酒色了。”

  古.龙.之所以可以直刺入人的内心深处,正是来源于他本人,这个以烈酒为血液的人。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钢筋水泥铸成的森林令人窒息,虚伪的假面,家庭的琐事,**的刺激,名利场中的朋友与不可信赖的爱情……而自我,则被埋藏在生活的污浊中,谁没有体会过那种不可言状的孤独?谁没有渴望过肝胆相照的友情?

  于是,人们接受了古龙。

  于是,人们将早已遗忘的浪漫在古.龙.中重温。

  清醒时若是快乐,又有谁愿意长醉不复醒?只有愁苦的人才会不要性命的喝酒。古龙《楚留香传奇之蝙蝠传奇》中有这么一个片断。

  除非真的醉了,胡铁花总是最迟一个睡着的,有时候他甚至会终宵难以成眠,所以常常半夜起来找酒喝。

  别人他是酒鬼,他笑笑;别人他是浪子,他也笑笑。

  别人看他整天嘻嘻哈哈,胡八道,都认为他是世上最快乐、最放得开、最没有心事的人。

  他自己的心事,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用尽千方百计甩脱了高亚男,到处去拈花惹草。别人认为他“很有办法”,他自己似乎也觉得很得意。

  可是他的心,却始终是空的,不出的寂寞,不出的空虚,尤其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寂寞得简直要发疯。

  他也想能找到个可以互相倾诉、互相安慰、互相了解的伴侣,却又始终不敢将自己的情感付出去。

  他已在自己心的外面了道墙,别人的情感本就进不去。

  他只有到处流浪,到处寻找。

  但寻找的究竟是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

  两人目光相遇,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