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花门
/>
赵楚道:“俺却不比兄弟风雅,甚么香汤沐浴,最是好不生受!生来泼皮的身,俺看寨里,有积雪未消,正好寻个僻静,打熬了筋骨。”
那姑嫂两个,又来看他,十分惊奇,不知竟有这般怪人。
于是那三个,一个爱说些江湖里的趣谈,一个性子恬静淡雅,另一个却最是伶俐年纪,扯着不放,自往里头去了。
于是将些冷水,夜风里痛快清洗了,赵楚打发开伺候的人,往帐子里暗想心事,猛听外头花荣责备下人,乃下地来,开了门,果然两个伺候的婢女,低着头不敢答应,花荣责她不曾用心。
乃笑道:“想她两个,也是爷娘生的,自家女儿,往兄弟府上,虽是她等福气,却是自家阿娘心头的肉,何必苛责?俺素知兄弟是个心肠好的,若因着俺一些惫懒气,教她两个受气,却是不该了。”
那两个使女,果然是平素不曾得这责备的,万千委屈,心里直道那人忒是古怪不肯受用,怎地都落了自家的不好,又听他这一番话儿说的暖心,由不得将那一股气,化作个感激。
花荣方收了声,告罪道:“自在小弟这里,却教哥哥不肯自在。”
赵楚道:“哪里是?倘若别家,俺便是曲着性子,也须不教人许多说头,便在兄弟处,方由着自家性子来。”
望那两个使女告了罪,道:“也是俺不曾着想自家兄弟好心,倒教你两个受气,担待则个。”
那两个,待落了发付自去歇息,一面走,各自道:“这一位,果然是个怪人,却与旁人,是不同的。”
只说花荣两人,进了屋来,斟茶坐了,道:“今日心里欢喜,本来探看哥哥可曾入眠,不觉惊动。”
赵楚道:“不曾有,只怕往后牵连兄弟。想兄弟如今,如花美眷,又添儿男,倘若因此受了上头责怪,怎教俺安心?”
花荣道:“哥哥不必担忧,但有计较便是。只是眼见元宵早到,哥哥不如便在花荣处歇息了,待过了佳节,再往州府里,最好。也多些时日,待俺上下打点,总好过贸然。”
赵楚道:“不是不肯,前番送了林教头内眷往郓城县去,便已过了日期,想那官府里,精灵剔透,只怕早多些计较。一路里,又逢许多弟兄,如今倘若在兄弟此处逗留,又教那厮们更添由头——自此便在青州,何必着急这一时?想清风镇往府里,不过片刻脚程,待安定,想念时候,自来讨扰便是。”
花荣三番五次相留而不得,只好依他,道:“只是有一桩事,哥哥须依俺。”
赵楚问他,又不肯分说,便道:“都依兄弟便是。”
又说些闲话,花荣告辞而去,一路往偏房里来,心事重重。
孩童自有嬷嬷安排,崔氏方与琼英别了来,换着小衣,看他眉目不展,问说:“自年前,看你欢天喜地,今日也说赵大郎,明日也说赵大郎,恨不能插翅也见了。如今果然见了,怎地又愁眉不展?”
花荣道:“非是愁眉,只恨这世道,竟容不得好汉子!赵大郎此来青州,虽已离了京师,那官家生性那般,怎肯就此罢休?我只听大名府里一顿棍棒,好悬打杀一条英雄,想那慕容彦达,虽有个贵妃的女儿,贪滥权势,如何就此安心收手?可怜这一条大汉,往了州府衙门里,只怕不由人。”
崔氏叹道:“能甚么计较?你在那官儿们手下,整日里吃气受罪,若非求来个武翼郎,这知寨的差遣,早晚教刘高也夺了。想这厮,自诩风流,内室里的
赵楚道:“俺却不比兄弟风雅,甚么香汤沐浴,最是好不生受!生来泼皮的身,俺看寨里,有积雪未消,正好寻个僻静,打熬了筋骨。”
那姑嫂两个,又来看他,十分惊奇,不知竟有这般怪人。
于是那三个,一个爱说些江湖里的趣谈,一个性子恬静淡雅,另一个却最是伶俐年纪,扯着不放,自往里头去了。
于是将些冷水,夜风里痛快清洗了,赵楚打发开伺候的人,往帐子里暗想心事,猛听外头花荣责备下人,乃下地来,开了门,果然两个伺候的婢女,低着头不敢答应,花荣责她不曾用心。
乃笑道:“想她两个,也是爷娘生的,自家女儿,往兄弟府上,虽是她等福气,却是自家阿娘心头的肉,何必苛责?俺素知兄弟是个心肠好的,若因着俺一些惫懒气,教她两个受气,却是不该了。”
那两个使女,果然是平素不曾得这责备的,万千委屈,心里直道那人忒是古怪不肯受用,怎地都落了自家的不好,又听他这一番话儿说的暖心,由不得将那一股气,化作个感激。
花荣方收了声,告罪道:“自在小弟这里,却教哥哥不肯自在。”
赵楚道:“哪里是?倘若别家,俺便是曲着性子,也须不教人许多说头,便在兄弟处,方由着自家性子来。”
望那两个使女告了罪,道:“也是俺不曾着想自家兄弟好心,倒教你两个受气,担待则个。”
那两个,待落了发付自去歇息,一面走,各自道:“这一位,果然是个怪人,却与旁人,是不同的。”
只说花荣两人,进了屋来,斟茶坐了,道:“今日心里欢喜,本来探看哥哥可曾入眠,不觉惊动。”
赵楚道:“不曾有,只怕往后牵连兄弟。想兄弟如今,如花美眷,又添儿男,倘若因此受了上头责怪,怎教俺安心?”
花荣道:“哥哥不必担忧,但有计较便是。只是眼见元宵早到,哥哥不如便在花荣处歇息了,待过了佳节,再往州府里,最好。也多些时日,待俺上下打点,总好过贸然。”
赵楚道:“不是不肯,前番送了林教头内眷往郓城县去,便已过了日期,想那官府里,精灵剔透,只怕早多些计较。一路里,又逢许多弟兄,如今倘若在兄弟此处逗留,又教那厮们更添由头——自此便在青州,何必着急这一时?想清风镇往府里,不过片刻脚程,待安定,想念时候,自来讨扰便是。”
花荣三番五次相留而不得,只好依他,道:“只是有一桩事,哥哥须依俺。”
赵楚问他,又不肯分说,便道:“都依兄弟便是。”
又说些闲话,花荣告辞而去,一路往偏房里来,心事重重。
孩童自有嬷嬷安排,崔氏方与琼英别了来,换着小衣,看他眉目不展,问说:“自年前,看你欢天喜地,今日也说赵大郎,明日也说赵大郎,恨不能插翅也见了。如今果然见了,怎地又愁眉不展?”
花荣道:“非是愁眉,只恨这世道,竟容不得好汉子!赵大郎此来青州,虽已离了京师,那官家生性那般,怎肯就此罢休?我只听大名府里一顿棍棒,好悬打杀一条英雄,想那慕容彦达,虽有个贵妃的女儿,贪滥权势,如何就此安心收手?可怜这一条大汉,往了州府衙门里,只怕不由人。”
崔氏叹道:“能甚么计较?你在那官儿们手下,整日里吃气受罪,若非求来个武翼郎,这知寨的差遣,早晚教刘高也夺了。想这厮,自诩风流,内室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