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步步紧逼的小日本
  在1931年(民国20年),世界经济危机没有如人民渴望那样,呈现减缓趋向,在全世界范围内,失业率、银行破产此起彼伏。(全文字小说更新最快)

  由于中国非常落后,再加上经过数年战乱,经济刚刚恢复,以及构筑起海关壁垒,国内经济呈现一片繁荣趋势,特别是在刚刚建立的第一批沿海沿江经济开发区,如广州、杭州、上海、南京等地,一些已经奄奄一息的欧美企业,听到在遥远的东方,有一国经济趋于稳定,在前5年时间,工业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竟然达到15%,纷纷跑到中国上述四个沿海沿江开放城市进行投资。

  在苏俄,借助于资本主义世界危机,斯大林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但是由于东方的崛起,再加上中国向来奉行对美国,对德国友好态度,资本主义剩余资本、机器设备没有如斯大林预期那样流入苏联,有相当大部分流入贫穷、落后,但勤奋、肯干的中国。

  虽然在积极备战,但是在经济上,杨兴特别对美国、德国资本到来表示欢迎,与行政院副院长唐绍仪一起,每周都会接见1到2家美国、德国资本家,商讨合作问题,有时竟然向其降低地皮的优惠,以鼓励外国在中国建厂。

  但是,在这大好局面下,世界不稳定影响因素逐渐显现,由于德国失业人数达到600万人,虽然中国聘请了数千人优秀的技术人才,购买大量的机器设备,但是杯水车薪,德国形势一片恶劣。这给特勒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他声称经济危机是“**”,是zhengfu接受《凡尔赛和约》和战争赔款及奉行“社会主义”政策的结果,是共和国和历届zhengfu毁灭了德国的一切。

  不久,经济危机就发展成为一场国家危机。由于经济萧条,国家税收下降,相反失业救济的支出却迅速增加。

  1930年3月,魏玛共和国的最后一届zhengfu终因入阁各党在如何平衡国库

  亏空问题上意见分歧而垮台。经济危机更使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对魏玛共和国zhengfu极为不满,强烈要求建立一个拯救德意志民族、给社会带来安定,给人民带来幸福的新zhengfu。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希特勒一方面为国家社会主义展开更强大的宣传,对各阶层人民不断做出符合其愿望的慷慨许诺。

  一方面又通过纳粹党的宣传机器,宣称该党不是一个阶级政党,而是“大众党”,并重点向中下层的中产阶级发动讨好攻势,以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这种宣传不能不打动处在绝望之中的德国人民,他们相信希特勒的诺言能够兑现,因而纷纷聚集在纳粹的旗帜下。

  危机前,纳粹党只有人,但到1931年,纳粹党员达到100万人。自1930年开始,纳粹党在德国各项选举中战无不胜,越来越显示其锐不可当之势头。

  德国纳粹党上台,对中**事政治影响颇大。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在中**界,有400多名德国顾问,在中国经济界、教育界,有更多的德国人,由于他们带来太多的新技术,由于他们在国内各大学教授哲学,经济学,以及各项技术,他们一言一行毫无疑问影响中国jing英阶层。

  听说在军事顾问副团长赫尔曼-克里拜尔等人影响下,再加上赫尔曼-克里拜尔为老牌纳粹分子,与希特勒一起发动过啤酒馆事变,一起因此在德国坐过监狱,在德国纳粹党中有较高的影响力。

  或者是感觉在德国呆不住了,或者是为了为德国纳粹党争取强有力外援,毕竟杨兴非常推崇俾斯麦的铁与血,毕竟中国国民党在1926年在全国取得政权,而此时德国纳粹处于一片低迷之中,反正赫尔曼-克里拜尔来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