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川事可由川人做主亦
br />
  段祺瑞、徐树铮等人也纷纷接到吴光新的密电,电文之中好像有川军鼓噪有利知情者作证,有为刘存厚开脱之嫌疑。

  但是,在证词中,最为重要的有两位洋人证词,要知道,这两个乃是英法驻成都临时代办,即使段祺瑞、徐树铮有所怀疑,也不敢得罪洋人。

  另外,杨兴好像与刘存厚达成某种协议,杨兴全力保证刘存厚安全,而刘存厚则全力支持杨兴统一四川军政令。

  到这里,即使段祺瑞想追究刘存厚责任,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要知道,在应对护法运动,段祺瑞也早如热锅上蚂蚁,坐立不安。

  要知道,此时段祺瑞虽然经击败张勋回到北京,以共和再造的功臣成为民国总理,但是为了保证自己武力统一中国得以实现,段祺瑞竟然拒绝恢复临时约法,拒绝召开国会。

  在广东,孙中山等人通电反对,正准备积极护法,段祺瑞采纳徐树铮的意见,采纳梁启超建议,准备另行召集“临时参议院”,重新制定国会组织法和选举法,选举新国会,以达到他取消国民党议员占优势的旧国会和废除临时约法的目的。

  此举引起旧国会议员的不满,他们响应孙中山择地另开国会的号召,纷纷南下赴粤。至月中旬,到达广州的国会议员已达50余人。

  人在广东的孙中山此时高举护法旗帜,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成立军政府,自任大元帅,准备讨伐段祺瑞。

  而就在这个大背景下,川滇两军因戴戡被杀,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成都惨案,双方有剑拔弩张之势,虽然无意中竟然让杨兴真正统一川军各部,但是毕竟达到挑拨川滇二军之目的,如此在孙中山护法战争之中,西南杨兴、唐继尧断不可派兵出来征讨自己。这就是段祺瑞最大战略目的,即于其他,那是枝末。

  在目前段祺瑞要做的就是挑拨川滇两军,使其不要参与护法战争,如此自己可以全力对付孙中山,对刘存厚所公布的资料,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不是再结怨于川省,要知道,杨兴成为四川督军后,刘存厚可是自己的一枚棋子,一枚牵制杨兴的旗帜。

  若是惩罚刘存厚,那么最高兴的除了为爱徒报仇的梁启超外,就是杨兴了。

  惩罚刘存厚,杨兴再没有什么羁绊,惩罚刘存厚,杨兴必然参见广州护法军政府,以为刘存厚报仇的名义,起兵与自己北洋军作战。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四川可是有7千万人口啊,要知道现在中国刚刚开始工业化建设,经济主要表现就是农业。

  四川历来就是天府之国,不但土地肥沃,而且人口众多,若是杨兴在川省起兵反对自己,再加上云南的唐继尧、贵州的刘显世,可以说整个西部将不为自己所有。

  要知道,上次护国战争中,蔡锷为什么要率军进攻四川,除了四川战略地位外,那就是钱。

  在前清编练新军的时候,云南财政不能支撑,如此四川每年协饷0万大洋。

  在前清的时候,由于贵州、甘肃(包括今日的甘肃、宁夏、青海)、西藏经济贫困,四川每年协饷分别在50万大洋,0万大洋,70万大洋。

  若是失去四川支撑,不要说派兵征讨,就是截断对各省的协饷,如此整个西部可以说将不为北洋军阀所有。

  所以对成都惨案,刘存厚虽然杀死督军戴戡,但在杨兴支持下,以及张斯可提供的大量证据证明下,刘存厚没有遭到任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