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群魔乱舞-张勋复辟
/>   出门登车,招呼部兵,一齐同行。到了清宫门首,门尚未启,由定武军叩门径入。张勋也即下车,招呼王士珍等,徒步偕进。

  清宫中的人员,不知何因,统吓得一身冷汗,分头乱跑,里面去报知瑾、瑜两太妃,外面去报知清太保世续。两太妃与世续诸人,并皆惊起,出问缘由。

  张勋朗声道:”今日复辟,请少主即刻登殿。”

  世续战声道:”这是何人主张?”

  张勋狞笑道:”由我老张作主,公怕甚么!”

  世续道:”复辟原是好事,惟中外人情,曾否愿意?”

  张勋道:”愿意不愿意,请君不必多问,但请少主登殿,便没事了。”

  世续尚不肯依,只眼睁睁的望着两太妃。

  两太妃徐语张勋道:”事须斟酌,三思后行。”

  张勋不禁动恼道:”老臣受先帝厚恩,不敢忘报,所以乘机复辟,再造清室,难道两太妃反不愿重兴吗?”

  瑜太妃呜咽道:”将军幸勿错怪!万一不成,反恐害我全族了。”

  张勋道:”有老臣在,尽请勿忧!”

  两太妃乃返身入内,世续亦即随入,领出十三岁的小皇帝,扶他登座。此番却不哭了。张勋便拜倒殿上,高呼万岁。王士珍等也只得跪下,随口欢呼。

  如此北京出现一幅群丑图,在复辟的季节里,最宝贵的莫过于脑后的那条辫子。众所皆知,张勋不但自己留辫子,他的军队也全留辫子,“辫子军”实乃名至实归。

  在这些复辟大佬中,众人的辫子都保留得完好无损,唯独康有为的辫子既短而秃,垂下来也不过六七寸,蓬蓬然如蒲草一般。

  当有人指斥他不像个复辟派时,康夫子辩解道:“我自从戊戌年后亡命海外,不得不剪发易服。自从辛亥国变后,这才返回祖国,重新蓄发,距今五年有余,所以长不盈尺耳。”

  众人问他,辛亥年后,别人都剪发,为何你反而要蓄发?康夫子得意地说:“我早料到必有今日也!”

  康有为不但发辫短,胡子也因为化装入京、掩人耳目的需要给剃掉了。当复辟大功告成之后,康夫子希望获得首揆(首席内阁大学士)一席,张勋向宣统请示的时候,瑾太妃以为不可,说本朝从未有过没胡子的宰相。康有为得知后,极为懊丧,急忙从药店买来生须水,一小时内抹上两三次,且时时揽镜自照,不啻于农夫之望禾苗也。

  刚做了半个月内阁总理的李经羲得知复辟消息后,急忙来找张勋,质问他为何不通知自己,且未曾安排自己任何职位!

  张勋笑道:“老九莫怪,论你资格,当然有做宰相尚书的希望。不过呢,你的前程,生查查是被没有一条辫子断送掉了,我替你着想,委实有些不值得。”

  李经羲愤愤地道:“真是这样吗?那李盛铎(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的成员之一)有辫子吗?他又为何做了农工商部的尚书?”

  张勋说:“他虽然剃了头发,但对复辟却很有点功劳,你若想再为清室大臣,快回去蓄发,那时我再给你设法。”

  李经羲冷笑道:“只怕我的头发蓄成,那宰相尚书仍然挨不到我呢!”说罢,李经羲便出京跑了。

  张勋复辟后,黎元洪方悔之晚矣,当即草定两令,一是准李经羲免职,仍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一是请冯国璋代理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