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第526章 慕尼黑协定
sp;28日下午6时,罗马,在群众的热烈的欢呼声中,意大利总理的豪华专列驶向了德国。墨索里尼神彩飞扬,眉飞色舞。这是因为意大利被邀请参加如此重要的国际会议,自己在意大利的威望上升到空前的高度。

  墨索里尼也觉得,在一场外交战中他赢了英国。在与齐亚诺一起进晚餐时,他友善地取笑了古板的英国人:“在一个人们将动物崇拜到如此地步,以致要为它们建造房屋和医院,为它们修筑墓地,甚至连遗产也可由鹦鹉来继承的国度里,你尽可以相信,它已开始腐朽了。”

  希特勒同时致电英法两国元首,邀请他们次日来慕尼黑举行会谈。

  发给张伯伦的邀请书是于后者在众院发表讲话时抵达的。张伯伦正在说服众议院支持和平解决这次欧洲危机,财政大臣便递给他一张纸条。首相的脸色立时变了。他断断续续地说:“不止于此,我还有话对诸位说。我得到希特勒先生通知,他邀请本人明日上午在慕尼黑与他相见。他还邀请了墨索里尼先生和达拉第先生。”

  不知谁喊了一声:“为首相感谢上帝!”

  此语一出,全场便空前歇斯底里地喊了起来。

  众议员中也有少数人未动感情,其中之一是温斯顿。丘吉尔,他痛苦的说:“捷克斯洛伐克怎么办呢?难道没人想到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吗?”

  在民主国家内,人民也如释重负,例外者只寥寥无几。在巴黎、伦敦和纽约的街头,人们兴高彩烈地争阅宣布危机已经结束的号外新闻。

  美国驻英国大使从伦敦给他的朋友罗斯福的信中说:“今晚,我真是轻松极了,真想见人就拥抱。我真希望我是在白宫,好在您的秃顶上狠狠地吻一下!”

  罗斯福总统则从华盛顿给张伯伦发了一封仅有两字的电报:好人!

  从另一位总统贝奈斯那里,张伯伦首相收到了一封较长的电报,是个请求:“本人真诚地求助于张伯伦先生,因为我们真心希望为和平作出贡献。所以,我请求你们,在未听到捷克斯洛伐克的申诉前,勿在慕尼黑作出任何决定。”

  次日清晨,9月29日,元首在慕尼黑与边界之间迎接墨索里尼。此举不独是给予一个盟友的礼遇,而且希特勒玩弄了一个外交手段,将德国起草的的《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的协定》交给了墨索里尼,让墨索里尼在会上以意大利政府的名义将这个方案作为建议提出来。此举可以让意大利在会议上沦为打酱油的角色。

  协定规定:原则上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及同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连同上述地区的一切建筑和设施移交给德国;在德意志居民是否占多数不能确定的地区,由四国代表组成的国际机构占领,再通过全民公决决定其归属。

  同时还有一个附件:英法保证捷克斯洛伐克新国界不受侵犯;德国和意大利允诺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波兰和少数民族问题解决后,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完整给予尊重。这也为日后德国占领捷克,扶持斯洛伐克傀儡国埋下了伏笔。

  9月30日,协定正式,捷克斯洛伐克代表被叫进会议厅,由张伯伦向他们宣读协定的内容,并交给他们一张撤军的地图,责令立即执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高压下接受了丧权辱国的慕尼黑协定。

  至此在慕尼黑会议上,希特勒取得了全面胜利。德国不费一兵一弹夺取了捷克斯洛伐克工业最为发达和坚固国防工事的苏台德地区,摧毁了这个国家的国防线。

  更重要的是,在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过程中,希特勒干脆就没有邀请苏联参加如此重要的国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