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第49章 蝴蝶效应
次参战的中国空军在3架战斗机掩护下,轰炸了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几乎同时,5架轰炸机对日军在吴淞口的军舰实施轰炸,第3舰队旗舰出云号巡洋舰,该舰被重创。

  趁着日本海军第3舰队在海面上机动规避中国空军轰炸的时候,第九集团军开始了炮火齐射。看的没有炮弹无法作战的100师的炮团团长郭建直跳脚骂娘。整整二十分钟,天上没有了鬼子的飞机,身边没有了日军的舰炮炮弹,中国炮兵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不过第九集团军的75毫米90式山炮火力明显赶不上100师德150毫米口径榴弹炮。日军阵地上仍然有着大量的堡垒喷吐着火舌。

  担任主攻任务的是开战有一直被华毕成按在后方的303旅,士气正旺。前卫部队303旅一团三营跟着炮兵的炮火向前推进,华毕成给一线的部队调集了大量的冲锋枪和掷弹筒,战防炮和步兵一起向前运动,对于日军的街堡采取抵近射击。

  三人一组的爆破队夹着炸药包跃出战壕,在迫击炮和机枪的掩护下慢慢的接近日军的防线。日军知道这些带着危险品的中国爆破手一旦接近他们的阵地,他们将会面临灭顶之灾。92式重机枪和歪把子轻机枪疯狂的向运动的中国士兵扫射,子弹射在地上,火星四溅。

  主攻的3营赶紧组织特等射手狙击日军的机枪手,随着清脆的毛瑟步枪射击的声音此起彼落,日军的机枪火力明显受到了影响。利用日军暂时的混乱,一个中国士兵将燃烧的炸药包塞进了日军的掩体,掩体里的鬼子士兵拼命的想把炸药包推出来,结果被外面的中国士兵用力的顶住了。战争在这一块小小的地方又回到了冷兵器时代,成为了角力!

  鬼子士兵的努力没有赶得上导火索燃烧的速度,剧烈的爆炸将日军的工事掀翻,水泥和钢筋在天空中飞舞,那个勇敢的中国士兵也消失在了硝烟之中。

  华毕成的眼眶一热,泪水流了下来。如果不是南京方面的阻挠,自己能提前通过铁路把秦岭兵工厂生产的大口径火炮和坦克运过来,需要自己勇敢士兵用生命去爆破敌人的堡垒吗?华毕成想骂人,这些士兵与其说是鬼子杀死的,倒不如说是死于自己同胞之手。

  随着一个个日军掩体被爆破,303旅一团三营的官兵也开始了冲击。100师利用短暂的局部火力优势,攻击的势头很猛。

  “弟兄们!上刺刀!”303旅一团三营营长孙志强用他能出的最大的声音呼喊着,战壕里面咔嚓喀彻的声音此起彼伏,那是刺刀和枪勾撞击出的声音。那声音越传越远。

  短暂的平静之后,嘹亮的军号响起。紧接着跃出战壕的就是一股狂潮……

  前方将士们浴血鏖战,华毕成绞尽脑汁的思考着:100师如果正面继续强攻日军防御工事,在缺乏空军和重炮掩护时必然伤亡大,而且进展也会很缓慢。

  华毕成和李艳涛觉得100师应该丢掉集团军司令部的战术,换一种打法。日军阵地正面长,纵深短浅,应在其正面防线的腰部选择一个防御薄弱点作为突破方向,先集中火炮猛轰,再组织突击队向纵深快突击,直捣黄浦江。后续部队连续跟进以扩大战果,就算不能清除日军据点也能将其分割包围。

  实际上,100师参谋长曼斯坦因给华毕成讲过这种战术,就是德军一战时惯用的突击群战术,又名渗透战术或者胡提尔战术,该战术多次在一战时期成功突破敌方阵地,并被交战双方广泛运用。华毕成和李旅长都觉得这种战法最适合现在的攻击大川内传七司令部的战斗。

  日军在虹桥和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附近修筑了大量的工事,仅仅依靠第9集团军首长那可怜的炮火想要完全清除这些街堡和壕沟是不现实的。但是由于日军兵力有限,所以各个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