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和姥爷的会面(下)
�五岁,他根本照顾不到,也无法养活,只得将她卖给了杨家做童养媳。

  赌债是永远还不清的,在那些放高利贷的家伙逼迫下,魏四离开了肃宁,当上了流民,到他乡乞讨为生。

  当流民的那段日子,同样不堪回首。

  李进忠摇摇头,似乎想要将那些不好的记忆统统忘掉,他放下酒壶,没有继续痛饮,他不想那个未见面的外孙见到他后将他当作一个醉鬼,他明白,以酒浇愁,只能愁更愁。

  在流浪的那段时间,他也有过长时间的思考,看能不能走出一条活路来,然而,他终究发现,没有一条路他走得下去,要想出人头地,只能是发梦。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有一条路他可以去走,若是幸运,荣华富贵并非虚妄!

  要想成功,引刀自宫!

  前人有许多经验摆在了那里,从说书人那里,他也听到了不少这样的传说,穷困潦倒的家伙一旦入宫当了太监,顿时飞黄腾达起来。

  他本就是个狠角色,不但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不然他也走不到这个地步来,于是,他下定了决心,去掉一个宝贵的东西,换来一条金光大道走走。

  想到这,李进忠不由对自己的当初的决绝感到佩服,没有人帮忙,自个拿把刀,就硬把那话儿切了下来,一般人又岂能做到!

  然而,付出巨大牺牲的他却并没能走上那条金光大道。

  当时,地球正经历难得遇见的小冰川时期,北方经年天旱,庄稼收成不多,再加上土地兼并严重,故而流民众多,许多人都像他一般割了自己的话儿,准备入宫当太监,毕竟,那个东西虽然重要,却也比不上老命啊!

  宫中太监名额有限,所以要想进宫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但需要门路,还需要金钱。

  魏四不但没有门路,也没有金钱,所以,他并未能进得宫去,而是成为了城中花子帮的一员。

  因为他为人豪爽,阅历丰富,仿佛什么都懂,所以很容易交上朋友,再加上他善于察言观色,为人机变灵活,故而,他很快找到了一条路子,投身到当时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孙暹的府上做佣工。

  孙暹,他不只是秉笔太监,而且还提督东厂,是全国最大的特务头子,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全在他监视之下,只比司礼监掌印太监低半格。这在全明朝,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人物了。

  魏四晓得其中的厉害,他知道,自己若是再不争气,以后就肯定完蛋了,故而,他在孙府时总是卖命的工作,由于他机灵乖巧,善辨颜色,干活肯下死力,很快就受到孙公公的赏识。

  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孙暹一高兴,把他推荐进宫当了“小火者”。“小火者”,也就是杂役,负责打杂的低等太监。

  与此同时,他也改了姓名,自称李进忠,之所以姓李,而非魏,不过是无颜见列祖列宗罢了!

  进宫之后,为了尽快向上爬,李进忠对宫里的事比较留心,多看、多听、比如,老规矩是如何,人际关系是怎样,皇上有几个娘娘,老公公里谁权大谁权小……日子一长,都明白了个七七八八。

  然而,往上爬,何其难也!

  他进宫时已经二十好几,本身又是浪荡惯了的人,受不得半点拘束,再加上胸无点墨,大字不识一个,从本身的素质来说,他与许多太监都比不上,何况,宫中规矩森严,动不动就要被打板子,所以,很快李进忠就明白进来皇宫,并非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