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陈亮献策
卖的,这个买卖一本万利,其他人未必做得来,在下思前想后,只有韩大人才有此等实力。”

  韩侂胄一听,便有点上了心,大宋全民经商,官场上虽有若干经商禁忌,但早已无人遵守。如今官员家中若是不经营一点生意,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韩侂胄本身也经商,只是自己不直接出面而已,当下笑道:

  “天下经商最厉害者,莫过于茅易生,同甫兄有茅易生合伙,还用得着找我韩某吗!”

  到了这个时候,陈亮也不再卖关子,直言道:

  “韩大人,在下是看中韩大人手下的船队了。”

  陈亮说完这话,留心了一下韩侂胄的反应,随即继续说道:

  “在下此去占城、安南和真蜡,需要源源不断地运去水泥等一干物事,又将那边的煤炭源源不断地运来台湾,一个月少说也有几千万斤的运量,一来一往,船不走空,在下算了一算,手下若是没有几十艘大船,根本就无法应付。故而在下便想到了韩大人,韩大人从福建运煤碳也是运,从占城那边运煤炭也是运,从福建运或许会亏本,从占城那边运煤炭则是一本万利,如此亦不负朝廷之事。”

  韩侂胄听明白了陈亮的主意,心知确是如此,水泥也好,其他货物也好,运往占城那边可获暴利,回程则可捎上煤炭,陈亮说占城那里产煤炭,韩侂胄又哪里知道真相,当然便信以为真。韩侂胄心道,如果是这样,如今手下的这个庞大船队不但不用拿钱来养,还能有利可图。不过高宗朝许多武将经商养军,侵夺国家财利,武将由此坐大,以致为高宗忌惮,致有后期削武将兵权之举,有前车之鉴在那里摆着,此事可不能轻举妄动。

  韩侂胄虽然管的是粮草后勤这一摊事,毕竟也是领大宋之军。想到这一节,韩侂胄肃然道:

  “同甫兄不要害我,军队不能经商,这是本朝铁律,此事万万不可!”

  茅庚见韩侂胄如此,适时插话道:

  “韩大人,如今算是顺利取下了台湾,下官以为,从此水军运输船队完全可以一分为二,为水陆两军运送粮草军需者,仍为水军之一部,此外尽可分出一半船只和水手转为海贸,一样也能为台湾运来煤炭及各类物质。如此一来,不仅不再贴钱,还能有利可图。官家给台湾的钱有限,若是只花不赚,只怕是无以为继。”

  按之前的计划,一万厢军到了台湾之后,便至少有七千人要转为作坊工匠、建筑工匠或者转为农民,陆军既然可以转,水军按道理也可以如法炮制,韩侂胄眼前一亮,觉得确有可行之处。官家那一百万贯委实有限得很,如今花钱如流水般,不开辟财源只怕是难以为继。

  茅庚的提议,不过是复员一部分水军,转而成立一个国企性质的远洋贸易公司而已,不知道韩侂胄能否接受,韩侂胄接受之后,才能去说动赵抦。

  茅庚觉得还须激将,于是补上了一句:

  “韩大人不记得下官在船上所说的故事了么!”

  韩侂胄自然是记得茅庚将郑和七下西洋改头换面改编的故事,心说人家稀里糊涂就在海贸上取得惊人的暴利,甚而一至于称霸一方,自己也何妨一试。

  韩侂胄心思已动,只是说道:

  “只怕此事到了朝堂之上,一些人势必要攻讦我等是与民争利了。”

  陈亮摆摆手,笑道:

  “韩大人无须担心,韩大人的船队专事与他国的海贸,不在国内与民争利,与他国的商人争利,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