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抢亲事件
/>   贺先生也知王老先生这个女儿与她两个姐姐大为不同,目睹这小儿女态,只觉得有趣,这王家小女跟蛮家的女子倒也有几分相似处。

  一会儿连贺先生也走了,西厢复又安静了下来。

  茅庚有些等不及,决定启动粉笔试制程序。

  第一步便是破碎石膏并磨粉。生石膏的硬度不高,强度也不高,倒是很容易破碎,选出一块石膏,先敲碎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碎石膏,然后放到锅里炒一炒,这是完成生石膏脱水的过程,炒成熟石膏后,茅庚再用借来的擂钵进行磨粉。前面倒还顺利,不过用陶制的擂钵和木擂槌擂粉实在有些艰难,擂槌和擂钵本来是用来做豆腐配备的标准工具,磨小剂量的石膏还好,多了就磨不动。茅庚费了半天劲,才将大约一斤熟石膏擂成细粉,心道要是有一个球磨机那就好了,哪怕是一个手摇式的微型球磨机也好啊。

  磨出熟石膏粉之后,茅庚开始试着倒模制作粉笔。茅庚所谓的粉笔模具,不过是用了一节小竹管破开成两半,再打磨光亮半圆形内壁,做成的一个半圆形粉笔浇铸模具,做成这样的半圆形模具,无他,仅仅是便于脱模罢了。圆柱形稍带点锥形的粉笔当然手感最好,不过现在不能要求那么高,半圆形的粉笔也能写字,手感差就差一点,那是小事。

  在半圆形竹管中倒上水和熟石膏粉,熟石膏遇水发热凝结,不久就结成一块。等到快干之时,再小心倒出来,就是一支半圆形粉笔了。就这样,茅庚一口气将磨出的熟石膏粉全部浇铸成了粉笔,然后等粉笔自然晾干。

  等待的时间有些无聊,茅庚便顺手操起刻刀在一支粉笔的平面那一面上刻画起来,还没有干透的石膏极易雕刻,茅庚先是画了一个圆,然后忽然有一种胸怀大宋的豪情,豪情既起,便想要还大宋一个朗朗乾坤。继而由朗朗乾坤想到青天白日,“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一顺手便画出了青天白日的图案。

  等不到粉笔干透,文元就回来了,张海三则出了白溪镇,去找白垩岩去了,茅庚不确定单纯的熟石膏制成的粉笔性能如何,如果能找到白垩那就理想了,在石膏中掺入一些白色的白垩岩粉,起码会耐磨些。茅庚也就这么一说,但张海三认了真,张海三以为那是茅庚炼丹所需,听说某个山上有那白垩岩,便找人领路,自己亲自跑去了。

  文元一看桌上摆着二三十根拇指粗细的半圆形白色物事,张口就问:

  “兄长,这是甚么?”

  茅庚一笑,道:

  “这玩意,叫粉笔,就是石膏做的,等这粉笔干了,就可以在---那个黑板上写字,那就方便了。”

  文元一把拿过茅庚刻了青天白日的那支粉笔,摩挲了一回,口中说道:

  “哦,这个刻得好,给我吧!”

  “一支粉笔,那个---只管拿去就好了。”,茅庚转而问道:“今天出门,有何收获?”

  文元摇摇头,说道:

  “今天去打听油价,猪油最贵,要90文一斤,菜籽油便宜些,要70文,最便宜的是茶籽油,只要28文。不过通街都问了,听人说这里茶籽油只是用来点灯,点灯还没有桐油亮,据说这里的茶籽油有一股怪味,除了最穷的人家用来做菜,这里多数人都不吃的。”

  茅庚一听茶籽油这么便宜,简直大喜过望,连忙嘱咐:

  “茶籽油这么便宜吗?甚好!快去买---五斤,不,那个---买十斤茶籽油来。”,茅庚一开始说买五斤,忽然又想到王家也应该多吃油少吃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