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月影风荷
让包括张孝淮在内的广大民主人士大跌眼镜。在大失所望的同时,也对同盟会这个组织产生了一丝丝嫌隙。

  “有些人啊,能力不大,野心却是不小。还在这里做着自己的黄粱美梦,北洋之所以按兵不动,一来是忌惮我们,二来是想借此机会给南京方面施加压力。善后大借款还没谈拢,现阶段的北洋是不会大举兴兵的,这次南北和谈,纯属于拖延时间,袁世凯根本就不会容许任何人染指他的蛋糕!等善后大借款一下来,哼!”

  胡瑞鄙夷的冷哼道。

  胡汉民就不说了,平行时空中,这货最终被光头佬给硬生生的排挤了出去。从政治观念和你呢公里上说,这货也是和孙大炮一样的幼稚者,都是被人玩死的命!说实在的,袁世凯走的这步棋确实是一步好棋,一方面估计了安徽军这个刺头存在,另一方面不仅仅给南方的革命党施加了压力,同时也为将来的军事进攻做好了铺垫。可惜了,媚眼抛给瞎子看,南京方面想当然的以为整个北洋,上至袁世凯,下至下面统兵作战的军官,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和谈期间在开战火。殊不知人家根本就没打算坐下来好好的谈,南北和谈看似热闹实际上只是一个拖延时间的障眼法而已。结合一下后世老袁称帝的事情,这货绝对是野心勃勃但又绝对迷信武力和权利的主。民心、民意这东西,老袁才不会放在心上,只要有北洋强军在,还敢造反不成?(历史上三造共和的段祺瑞也是如此,过度的迷信武力,从而忽略了百姓)

  “闰农,何必动怒,有些话就算是有人说,他们也听不进去。罢了罢了,随他们去吧,咱们自己别步后尘就是了。”

  蒋百里苦笑着宽慰道。

  从根本上来说,蒋百里是梁启超的粉丝,是彻头彻尾的立宪派。而张孝淮经过黄兴的介绍加入了同盟会,是个彻头彻尾的革命党、民主人士。蒋百里对于南京方面自然是很不感冒,如果不是目睹了满清的腐朽和不堪,再加上北洋集团内部的勾心斗角和私兵风气,蒋百里是绝对不会选择来武昌投奔安徽军的。而张孝淮虽然不满黄兴和同盟会的一些行经做法,但是从因为自身经历的原因。从内心深处还是对于同盟会这个组织还是有很强的认同感的。两人截然不同的反应,也就不足为奇了。

  两人身后,总参谋长伯尔曼整了整衬衫上的领带,自顾自的围着沙盘转悠,完全置身室外。这位参加过普法战争的老军官出生于容克贵族,家族传统和可到骨子里的傲慢,使得他极为反感军人参与政治活动(德意志第三帝国建立前,国防军的将领都是极为排斥当时德国国内的政治活动)。在他的眼里,军人包围的是国家,而不是某个政党。这才是真正的国防军!在从德军中退役前,他已经是上校,算得上是衣锦还乡。作为容克贵族,对于前往中国担任地方军阀的军事顾问,他是完全不屑一顾的。但是或许是为了验证一下当年横扫欧洲的拿破仑。关于中国“睡狮”的说法,当古比罗夫代表克虏伯家族找上门来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来看看。

  作为总参谋长。安徽军的现状让这位远渡重洋的德裔参谋长十分满意。尤其是最近胡瑞实行了军政分离之后,老伯尔曼几乎是出了浑身解数,发誓要在遥远的东方古国,帮助着建立一支可以和德意志国防军相提并论的劲旅!这支军队保卫的是整个国家,而不是某个政党或者个人。

  “老胡,唐绍仪来了电报。说有要紧事情,希望能见面详谈。”

  三娘面色凝重的凑到耳边,低声说道。

  “呵,这是来谈条件了。看样子袁世凯是真的被我们打疼了,至少这会是不遗余力的拉拢我们。送上门来的银子,不要白不要,我去一趟吧!”

  胡瑞打量着司令部前忙做一